第428章 穩為上(四)(1 / 2)

“下官見過殿下。”

寂靜的書房中,一盞孤燈昏黃地亮著,一身便裝的陳子明正自麵色凝重地端坐在幾子後頭,突然間聽得一陣匆匆的腳步聲響了起來,緊著便抬起了頭來,見是李恪已到,自不敢再端坐如故,趕忙起了身,幾個大步搶上了前去,很是恭謹地見了禮。

“子明,到底出了何事,為何如此急地喚小王前來?”

李恪本來都已是梳洗完畢,準備摟著妃子睡覺了的,卻不曾想突然得了“新欣商號”那頭傳來的急信,說是陳子明有要事要談,他自是不敢稍有遷延,緊著便換上了便裝,急匆匆地趕到了密宅處,心中的忐忑自是不消說地濃著,哪耐煩那麼些虛禮,焦躁地便發問道。

“好叫殿下得知,事情是這樣的,今夜戌時四刻前後,監察禦史李義府前來下官府上……”

見得李恪著急,陳子明也自不敢耽擱了去,這便緊趕著一抖手,從寬大的衣袖裏取出了李義府所獻的那份試卷,而後詳詳細細地便將事情的經過描述了一番。

“哦?竟有此事,那李義府可靠麼?”

一聽有人在販賣今科試卷,李恪的眉頭當即便皺緊了起來,隻是明顯不太相信,這便緊著追問了一句道。

“回殿下的話,此人本是劉洎所薦之人,往年間與劉洎也自往來頗密,然,自貞觀十七年濮王殿下被貶之後,此人便已少與劉洎往來,倒是試著找了下官幾次,言語間頗顯投效之意,隻是下官著人了解過其之為人後,認定其品性恐有些不堪,實非良善之輩,故而並未納之,今,其連夜造訪,所言蹊蹺異常,下官本也不甚相信,隻是茲事體大,卻又輕忽不得,這才緊著請殿下前來一議。”

李恪高高在上,自是不清楚李義府這等小人物到底是何許人來著,對此,陳子明自是心中有數得很,這便為其簡單地介紹了下李義府的情況,當然了,自然不會說其甚好話來著。

“與劉洎相善,那豈不是與四弟有所瓜葛麼,若如此,此獠前來獻殷勤,恐是有詐罷?”

陳子明沒猜錯,李恪根本就記不起來有李義府這麼一號人,這會兒聽得陳子明如此說法,頭一個反應便是此人不可信。

“有詐倒是未必,此人功利性極重,又善見風使舵,應是早已看出陛下屬意者乃是殿下您,倒是不致於跟濮王殿下有瓜葛,某觀其言行,此事當不是胡謅才對。”

陳子明心中雖是認定這麼份試卷應當不假,可畢竟沒有證據,他也自不敢輕易便下個斷言,隻能是就事論事地解說了一番。

“唔……,這麼說來,子明莫非認定這試卷便是今科之真卷麼?”

盡管陳子明說得甚是隱晦,可李恪卻是聽出了些蹊蹺,略一沉吟之後,緊著便追問了一句道。

“是否真卷尚難肯定,然,聯想到當日封裝試卷之小宦官孫啟慎以及為其驗屍之太醫高如皆離奇死亡之事實,下官可以斷定試卷必已是泄露無疑,幕後之黑手十有八九便是濮王殿下,隻是慮及別無旁證,光此推斷,實難斷言真偽。”

若是真能肯定這份試卷為真卷,那陳子明也自無須煩惱了,又何須將李恪請來商議,他自己就能將此事妥善處置了去了。

“呼……,說得也是,那子明打算如何應對,可須得緊著調人抓捕販賣試卷者麼?”

聽得陳子明這般說法,李恪也自不免為之頭疼不已,悶悶地長出了口大氣之後,也自起了跟李義府一般的心思,竟是打算連夜動手拿人了的。

“不然,此際妄動無名,隻會將事情攪得滿城風雨,卻斷難抓到幕後之真凶,一旦鬧大,朝局必波瀾大起矣,於殿下大業實有不利焉。”

若是能抓人,陳子明早就直接動手了,又何須李恪來提醒,之所以不動,不是辦不到,而是形勢不允許。

“這……,小王不明,還請子明指點迷津則個。”

按李恪的想法,不管這份試卷是真是假,那些販賣者以及私下亂傳之舉子都已是觸犯了律法了的,動手抓人的話,於律有據,自是無須擔心抓錯了,可萬一這份試卷為真,鬧不好還有著順藤摸瓜之可能,倘若能一舉將李泰拿下,似乎便可一了百了了去了,正是出自此等考慮,李恪對陳子明不同意抓人的意見明顯不甚讚成,隻是礙於彼此的情麵,不好直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