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本文由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鬼撐舟

作者:李一

死而複活,自稱閻王爺勸其修路架橋。一座橋,成為一個人的墳墓,河上人架橋,河中鬼撐舟,是顛撲不破的讖言,還是一個可怕的現實。

關於撐舟

我的家鄉在重慶,巴山蜀水清秀之地。腳下就是長江,所以見人撐船自幼始就見得很多。諺曰: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撐船也是一個重體力活。然而撐船同時也是技術活,一般單人雙槳的小木舟,船槳是安放在船的中後部,原因是這樣比較省力,也比較容易把握方向。駛於江河的輪船的機械槳也是安置在中後部,原因也在於此。

然而這部小說中的魏濟卻把槳安置在船的前端,的確大悖常理,乃是作者因“渡人”之雙關意,取“引渡”之意,並且在小說中魏濟不是“非常之人”,所以有此“非常之法”。小說的後半部分會對此說明,然而行文至半尚未向讀者諸君說明,惟恐讀者君疑惑,故作此解釋。

至於小說中究竟有沒有鬼,作者也無法說清,取名為鬼撐舟,有人不如鬼之意。

感謝讀者君一如既往的支持,作者為傾注全部心力,好好的完成這部作品的。再次感謝!

開卷有雲:其實我不是在寫作,我隻是在複述一個性靈的傳說而已。

也不知這個鎮子為什麼叫賢達鎮,它在曆史上也沒有出過什麼賢達。如果要述古,那幾乎是無古可述。所以就隻能說說近幾十年來的事兒。這個鎮子雖不大,但這些年卻出了許多怪事。曾經有一段時間,鎮子裏流傳著一句讖言:河上人架橋,河中鬼撐舟。據說,這是陳太公在做夢時有個白須白發的神仙對他說的,後來他把這事兒對別人一講,因為他家的名望,鎮子裏很快就傳開了。

當陳太公做了這個夢以後,就經常夢見神仙。他於是覺得自己是快要離世的人了,就去棺材鋪的王大拿家定下了壽材。二月初二土地爺生日那天,他就拄著那隻龍頭拐杖來看棺材來了。

“陳叔,您今天來得正巧,最後一趟油漆也剛好幹了。您先進來喝口茶?”

陳太公不說話,徑自踱到那黑漆漆的棺材前,用那極有份量的拐杖東戳戳,西敲敲,也不點頭,也不搖頭。

“陳叔,您聽這聲音,那可是正宗的柳州楠木,厚實得很,這漆我給您走了三遍,絕對的防水防蟲。”

“你這是楠木?還是柳州的?”陳太公忽然仰起頭,定定的看著王大拿,看得王大拿直發窘,搔了搔頭,仔細的想了想,忽然連續點了三下頭,鄭重的說:“是楠木,是柳州的。”

陳太公於是就收回那眼中的刀子,和顏悅色的說:“那就好。不過你也別想騙我。我們鎮上以前是有楠木的,我們鎮以前不是叫楠木鎮嗎?被那些貪財的窮光蛋們敗光了,一棵也沒留下。我家當年砍的楠木樹,都給我父親做壽材了。”

王大拿不知說什麼,就陪著點頭。

陳太公拄著拐杖尋著板凳坐下,又說:“那時我給我父親料理後事,現在我的後事卻沒人給我料理,隻有自己料理了,我這些兒子不爭氣啊!”說著重重的拄了兩下拐杖。

王大拿笑著說:“陳叔,您算是福氣,兒子們都能幹,都能掙錢。您們陳家的祖墳的墳頭可是冒著青煙呢。”

陳太公“哼”了一聲:“青煙青煙,富不過三代,一輩不能管一輩,我自己的壽材還得自己辦,我自己的墳墓還得自己看風水,這些兒女真是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