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段(2 / 2)

不過今天是個好日子,陽光明媚,一出門,讓人心情都一下子燦爛了起來。盈盈真是個有心人,幾天工夫,已經收集了不少各個地方新樓盤的宣傳資料和彩頁,昨天晚上,盈盈非拉著鬱峰,跟她一塊看彩頁,初步選了三個地方,做為重點看房對像。

因為資金有限,鬱峰和盈盈也不想年紀輕輕,就背上很重的負擔,所以,環線以內靠近市中心的房產,都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選定的這三個地方,雖說離市區遠了點,但是周圍的交通設施都還比較完善,不至於偏僻到讓人受不了的地步。

第一個地方,是普陀區真如地區。這個地方在上海的西北角,離郊區嘉定都比離市區近,到了那裏一看,感覺就不是很舒服,那邊工業區比較多,空氣質量也好,周圍的環境也好,都不是很理想,盡管售樓小姐巧舌如簧,吹的天花亂墜,卻始終無法打動兩個人的心,勾不起購買的欲望,所以,兩個小時以後,他們就離開了,前往第二個看房點,九亭。

九亭位於上海的西南角,是進出上海的主要門戶,毗鄰滬抗,滬寧兩條高速公路,高速公司是城市發展的大動脈,這個地方,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個地區,已經聚集了眾多的浙商和上海白領。可是一問下來,那個開發的新樓盤的房價,已經超過了鬱峰和盈盈的承受範圍,八九千一平米的價格,實在不低。

無奈之下,兩人隻能放棄。

兩個地方一折騰,半天時間已經去掉了,剩下的就隻有最後一個看房點,川沙了。

川沙,上海人都知道,是一個有近千年的曆史的老城鎮了。川沙最早的曆史沿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的梁大同元年(535),那時設有昆山縣,隸屬於信義郡;古代的川沙是戌卒屯墾的海疆,唐天寶十年(751)屬華亭縣;到了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歸屬於上海縣;清雍正三年(1725)後分隸南彙和上海兩縣;嘉慶十五年(1810)開始由上海、南彙兩縣劃出,設川沙撫民廳;辛亥革命(1911)時改廳為縣,直隸江蘇省;1950年由南彙劃入29個鄉;1958年川沙從江蘇省劃出,改屬上海市管轄;1961年成立才兩年的浦東縣的農村部分全部劃入川沙,並將沿黃浦江邊的高廟地區劃歸楊浦區;1984年再將沿黃浦江的塘橋、陸家嘴、洋涇一帶劃歸黃浦區,把周家渡至楊思等沿江地區劃歸南市區。到1985年縣境的麵積已是建國前的2倍。1990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開發浦東,1993年浦東新區管委會成立,川沙縣的建製撤銷,同時將劃歸到南市、黃浦、楊浦的地區及閔行的三林鄉收回,成立了浦東新區。川沙,這樣一個古老的地塊,正因為國家的重視以及政策的優惠,日漸散發著現代都市的氣息,而且,因為川沙緊靠浦東機場,未來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