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品書籍下載 請訪問 http://】
正文 一、重複的戰役 人類社會,總是在民間流傳著一些很難說明的事情,專業一點講,就是神秘主義伴隨了我們人類形成到現在。 不說古代了,說說我父輩那個年代的一些靈異事。 父親生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他們那一代人可以說是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沒事就比個“根正苗紅”,就好象我們現在比自己的老爸是什麼幹部企業家一樣。自然,那個破四舊的年代,大家懷疑一切,打倒一切,認為那些所謂的神仙鬼怪都是迷信。 1970年,父親18歲,參軍入了伍,正遇上中美關係緩和,中蘇關係緊張。72年父親的部隊就輪值去了東北某邊境縣城。 臨時活動房屋搭建好,父親的炮兵某部的官兵就開始休息,白天的旅途勞頓讓大家都很快進入了夢鄉。 父親同班戰友有個叫黑子的,這人喜歡半夜起來上廁所。這不,大家都睡得鼾聲大作的時候,黑子迷迷糊糊的摸出活動房屋,找地方小便。 月光有些黯淡,兩百碼處的哨位的燈光也依稀可辨,黑子在房子後麵看到一個壕溝,由於燈光的原因,壕溝裏黑乎乎的也看不清有多深,黑子就站在溝沿上朝著溝裏開始小便。 就在這時,黑子看見溝裏有灰白色的有金屬光澤東西慢慢地冒出來,他很奇怪的定睛看了看,好家夥,這一刹那,一群端著步槍的士兵就蹦了出來!——那些灰白的東西是他們的鋼盔! 這群士兵從壕溝裏往上爬,步槍上長長的刺刀在月光下反射出寒冷的光芒。黑子嚇的往後癱倒坐在地上,這時已經有個士兵爬出壕溝,端著槍衝到了他的麵前! 黑子能看清楚士兵的領章和上麵的太陽旗,但他嚇的隻會用左手擋住腦袋,說是遲那時快,隻聽“撲”的一聲,衝到眼前的士兵被另外一個從他旁邊衝過來的士兵刺倒! 黑子有些驚訝的回頭一看,隻看見背後一群身高馬大的士兵咆哮著衝向這群壕溝裏冒出來的日本兵。 仿佛就在幾秒之內,黑子身邊就變成了一個戰場,士兵們互相突刺,扭打,有的抱成一團滾到壕溝裏,有的甚至撕咬著發出可怖的低鳴。步槍聲、機槍聲、爆炸聲、喊殺聲…… 黑子看傻了,這時,發現有人抓自己的腿,低頭一看:一個炸得隻剩半截的士兵一步一爬得抓著自己的腿,說著聽不懂的語言。 黑子大叫著往哨所的燈光跑去,哨兵迅速拉上槍膛,大聲對這個哭喊的家夥喝到:“口令!” 回答他的隻有黑子的哭叫,黑子連滾帶爬的跑的光亮的燈光下,爬在地上停止了哭泣——他已經失去了知覺。 據我父親回憶,這個夥計病了7天,打青黴素都不管用,後來開車拉倒後方的醫院才有所好轉。 父親的部隊第二天就接到緊急命令離開了那個地方,後來退伍了還有其他戰友說他們也看到過這樣的戰爭場景,但是什麼原因大家也都不知道。父親在退伍後做過一段時間的文史工作,他發現那裏曾是日本關東軍和蘇聯、蒙古聯合軍作戰的戰場,他們的駐地的壕溝就是日本人挖的。那一年,一個日軍的精銳師團被包圍在這裏,日軍損失了五分之四才突圍成功。這次戰役被稱為“諾門坎戰役。” 而這場逝去的戰役,就這樣在每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被重演。 正文 二、班長老王 父親在軍團的炮兵部隊。1973年,法國總統訪問中國的那一年,父親當最後一年義務兵。他們的班長叫老王,四川人,幹活很麻利,總是在笑,很隨和,從沒見他跟人動過氣。 父親的部隊被調往西南邊境的荒郊野外駐防。他們部隊的112毫米榴彈炮是由解放車牽引的。這一天下午,我父親和老王分別跟兩輛汽車連的解放車拉大炮到新營地。這兩輛車就一前一後,相隔不過百米,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 我的父親在後麵那輛車,開出營地半個小時,父親的車就壞了。父親和司機師傅忙著修理,前麵班長的車就越開越遠。很快就到了黃昏,父親的車卻還沒有修好,大家都知道,南方蜿蜒的路上開夜車是很危險的。就在這時,後麵來了一個車隊,是師部的汽車連接到緊急任務運送裝備的。 很快,在戰友們的幫助下,父親的汽車被修好,又重新上路。開出去沒多久,天就黑了,下起了雨,南方的雨,是說來就來,像盆潑的一樣。 雨刷不停的掃動車窗上的水簾,漆黑的夜裏隻有這一對車燈,宛如草叢中的一對螢火蟲,跌跌撞撞的飛向目的地。 突然,車前閃過一個人形,司機下意識的踩住了刹車。“彭”的一聲,似乎撞到了什麼,父親和司機都嚇了一跳,不會撞到當地的老鄉了吧?下那麼大雨,怎麼還有人在外麵逛? 倆人摸上手電,帶上雨披,慌忙下車查看。 車前方的草地上空無一物,別說是人,連個木樁子都沒有。 父親和司機麵麵相覷,又查看了一下車底——還是什麼都沒有。雨下的很大,他們倆決定上車繼續前進。 可是車卻陷進了泥巴裏,一直空轉。“真他嗎的邪門兒。”司機一邊使勁踩著油門,一邊抱怨,父親無奈的準備下車找個木板墊在輪下。就在父親轉向車門準備下車的一瞬間,一個人臉出現在車門外! 伴隨著閃電出現的這個人也披著雨衣,愣愣的看著車內! 這可把車裏的兩個人嚇了一跳,父親定睛一看——是班長老王。 “班長,你嚇死我了!”父親抱怨說。 班長示意他們不用出來,車輪已經整好了,司機倒一到車,還真倒出了泥坑! 倒出來後,父親把門打開,準備讓老王進來,可是老王沒有進來,他站在車門外,大聲說:“別走北邊哪條路了!走東邊!” 司機和父親很奇怪,東邊不是繞遠路麼?正像再問老王些什麼,這回時候老王向車後麵走去,一直走出他倆的視線。 父親跳下車,可是外麵隻有嘩嘩的大雨,老王早已不見了蹤影,任人怎麼喊,都沒有回應。 父親和司機有些奇怪的上車,發動車,走向東邊的路。 老王的車並沒有到營地,他們走北邊的時候,路上發生了山體滑坡,老王為了救司機,壯烈犧牲了。 而那一天,老王救的人並不隻有司機一個。 正文 三、消失的連隊 我叔生在60年代,軍區大院兒的孩子。他對我說,《陽光燦爛的日子》講的就是他們這一代人的生活。 後來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叔也當了兵參加了戰爭。 80年,戰爭的末期,我叔所在的野戰部隊進駐西南邊境的某高地,雙方的據點就在這些布滿彈坑的山脊上犬牙交錯的排開。 當時的部隊是輪守製的,就是一個連或者一個排進入據點防守一個月,然後撤退到後方修整,換下一個連隊上去。 可是有一個月,還沒有倒換崗天,上麵就下命令讓老叔的連隊上高地。戰友們的心情很沉重,這說明了上一支守軍可能全軍覆沒了,因為隻要有一個人,部隊就會防守下去,堅持到下一班崗。 大家來到了這個高地,卻發現坑道和工事完好無損,軍用物資和補給碼得整整齊齊,沒有炮擊或者戰鬥過的痕跡。 難道是上一支連隊調走了?不過這種事情應該經常發生,常常會有連隊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