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馬赴黃泉
(一.誕生日)
1967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全國掀起了批鬥縞潮。
北方,一個偏僻的農村,村裏人祖祖輩輩都叫它舉人村,縣裏有很正式的名字:高家村,屬於栗子鄉。
至於村裏人為啥叫它舉人村,據說是大清時出了位舉人,在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眼裏,那可是天大的喜事,所以一代代叫了下來。
天還沒亮,一個魁梧的漢子急匆匆的走在去鄉上的路,他走的很急,不時用衣角抹著額頭,他的步伐是急促的,也是歡快的。大約一個時辰,他到了鄉衛生所,他急切的拍打著值班室的門,嘴裏大聲嚷著:,大夫,開門啊。值班室的燈亮了,一個老頭披衣開了門,什麼事啊,現在還沒上班啊。“我家的要生了,現在肚子疼,上次劉大夫算的日子也差不多到了,我想找大夫去我家看看,我有點怕咧”這個看著魁梧的漢子有點不好意^o^
大人在舉杯話別,文竹和青梅卻在低聲啜泣著,劉大夫輕輕拍著她們的肩膀,別哭了,如果有緣你們還會再見的,現在都好好讀書,將來去上同一所大學嘞。
方一正看了看女兒,又看看文竹,笑著對高立鬆說,如果你家文竹是男孩,我們就可以成親家了,可惜啊
高立鬆看看哭泣的女兒,無言的苦笑了一下。
第二天,青梅走了,臨走的時候,文竹抱著青梅流淚,在大人的催促聲中,文竹俯在青梅耳邊說:記住,我們一起考那所大學!
不久,文竹收到了青梅的信,青梅興高采烈的向文竹描述著省城的繁華,描述著新學校的氣派和舒適,最後也寫了些對文竹的思念。
文竹看著青梅所描寫的陌生的都市繁華,她有點煩躁,於是匆匆回了封簡短的信,無非是希望她們能好好學習,現在自己很忙。
很快,文竹又收到青梅的信,質問她為什麼給她寫那麼短的信,是不是變心了,不願意和她在一起了,是不是忘記了曾經說過就算做了科學家也要在一起的諾言。
文竹回信說自己說過的話永遠都不會忘,付出的承諾也會去實現。
由於文竹不習慣青梅信裏的陌生,於是很少回信,漸漸的青梅的信也少了,到了高三,徹底的沒有聯係了。
3.
1984年,上南大學,國家重點高校。
文竹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如願以償的進了這所向往以久的大學,欣喜,激動。
但很快,她就明白自己進這所大學的另一個原因沒有實現,她沒有找到青梅。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她躺在床上,為沒有看到青梅而流淚了,同舍的人以為她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