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TXT小說下載 http://
1
1、楔子 ...
唐大中四年,長安。
這世上總會有些有趣的事情發生,時時刻刻,無處不在,便如眼下……
“喂,聽說了麼?太宗爺爺的陵墓被盜了……”
“嗯?從哪兒聽來的?這可不敢胡說……”
“不能吧?誰有那麼大膽子,不怕遭雷劈麼?”
“怎麼不能,聽說昨兒個戶部侍郎黃大人都下獄了,說是就是因為得到了蘭亭集序,蘭亭……真的……”
“蘭亭?”
“蘭亭?
……
“混賬!這麼多人,竟然連一個能辨清的也沒有……”
“啪”的一聲,一個白玉茶盞被直直的扔了出去,砸在大殿中央光潔的地麵上溜溜轉著圈,摔成個粉碎,伴隨著皇帝強自壓抑的怒吼格外令人心驚,“都不知道麼,這到底是真還是假?……”
長長的條案後,一身明黃色袍服的皇帝滿麵通紅,正在大發雷霆。昨日一早便有禦史來奏,說是戶部黃正甫得到一副字,卻是蘭亭集序,觀之筆走龍蛇,風神俊秀,他又四處與別人吹噓此為真品,有失朝儀,故而上書伏惟詳查。
這一驚,卻是非同小可。
有失朝儀事小,隻是這蘭亭集序乃是東晉大家王羲之的成名作,卻是墨寶中的墨寶,珍藏中的珍藏。自從有唐一代落入太宗皇帝手中之後,便下落不明,據傳被陪葬在昭陵,可謂珍貴無兩。此時卻聞禦史這般奏來,不啻是說,昭陵被盜!當下便如九天裏響起了無數個滾雷,翻騰不休,皇帝三魂卻也被嚇去了兩魄,麵色大變。
當下宣宗便派人前往九嵕山,查探詳實,又命人圍了侍郎府,將字取來,急召朝內大臣,共同前來鑒賞,以明真假。
可是蘭亭集序卻是失傳已久,當年雖因太宗皇帝極愛此書,朝中世家大族多有所賜摹本在手,但事隔幾代,卻都畢竟未見過實物,因而一時竟是眾說紛紜,爭論不休。自早朝過後爭論至午時,依舊沒辯出個所以然來,此時見得皇帝發怒,不由都向後縮了縮脖子,不敢吭聲。
宣宗冷哼一聲,臉色愈加難看起來。他現今不過四十餘歲,正值盛年,又向以其祖太宗為榜樣,平日裏從諫如流,抱負遠大,此時見這班老臣絮絮叨叨,囉嗦不清,心裏這火當下便先窩了個九成九,眼皮一抬,就要發作起來。
“陛下……”這當口兒,卻是有人出聲了,滿麵皺紋,白發矍鑠,卻是三朝老臣韋望,如今的禮部尚書。韋家是京兆大族,雖曆經中宗之亂,不複昔年聲望,但是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數代以來苦心經營,如今依舊不能小覷。加之韋望為人素日裏端方持正,處事公允,此時出頭,在座眾人不由暗暗都先鬆了一口氣。
宣宗麵色稍緩,沉聲問詢道,“老大人可是有了法子?”尾音微微發顫,一絲冷意隱隱透出。
韋望麵色不變,隻是端端正正地施禮回道“陛下可還記得昔日鳳閣鸞台平章事王方慶王公麼?”
宣宗一愣,鳳閣鸞台乃是武後時期對中書門下的改稱,自武後亂政,玄宗以來,李家諸位帝王對這位翻雲覆雨、鬧了個天翻地覆的老祖宗卻都是頗有微詞,向來諱莫如深。此時聞韋望突然提出,一時不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眼下這老頭兒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不禁大為不解。
殿中在坐的其餘幾位老臣也是一愣,隨即有幾人便先反應過來,不由對視一眼,登時笑逐顏開,喜動神色。
宣宗心中納罕更甚。
而這邊廂大殿正中的韋望見皇帝還未明白過來,胡須不由微微一翹,竟有幾分恨鐵不成鋼之意,隻得向下繼續解釋道“王方慶王公正是右軍九世孫,曾著王氏八體書範、王氏工書狀,卻是一等一的妙人……”
“哦?”宣宗心中一動,便聽韋望繼而言道“王家子弟素以書聞名於世,子孫綿延,累世不休,如今卻是傳至第十三世……”
他微微一頓,抬眼望向宣宗,慢慢續道“據老臣所知,雍州王家這一代……卻是單傳……”
2
2、第一章 蘭亭風波(上) ...
長安,東市,雲墨齋。
“公子,這可是上好的紫亳筆。您看看這筆杆上的浮雕,蒼勁有力,栩栩如生,多一分則濃,少一分則淡,卻是恰到好處。您看這兒,這暗處的落款,這可是臨淄大家鄒魯先生的大作。您再看這筆頭,純正的野兔項背毛,筆尖如錐,健亳似刀,那寫出字來自是勁直方正,包您明年大比一舉奪魁……”
高大的櫃台前,一名圓滾滾的中年男子正一麵揮舞短短胖胖的手,一麵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誇讚著手裏的物事。雕花雙層長盒,黃緞子麵上平平整整地鋪著一支筆,掐絲鑲嵌,黑紫軟毛,看上去甚是富麗典雅,凝重堂皇。
這雲墨齋是長安東市有名的書肆,別看它鋪麵不大,可是裏麵應有盡有,除了一般的書卷字畫,上到紙墨筆硯,下到野史傳奇,乃至春宮豔畫,在這兒卻是沒有找不著的,這盒中紫亳筆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