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周隊長在破案(2 / 2)

周園講了這麼多以後,隨手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

在座的刑警都在仔細的分析著周園的思路。

“好,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線索。根據案發現場的勘察,我們發現了除苞米地主人外的一排淺顯腳印。苞米地平時基本沒人進出,而這排腳印明顯有一段時間了,也幸好這幾天沒有下雨,才能保留一點痕跡。D市技術科的同事已經對腳印進行了還原,基本可以判斷腳印的主人為,男性,身高一米七四到一米七七,體重七十五公斤左右,這很符合李劍的特征。”

“至於凶器,驗屍後,法醫判斷為扁擔,也就是挑羅兜用的那種木頭扁擔。現在城裏很少有人用這東西,但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有,所以咱們大膽推測,這個凶手就住在郊區的某農村土房內,殺人後,來到附近拋屍,這也符合了李劍此刻在逃的特性。所以,我們可以圈定大致範圍了,就是以拋屍點為圓心,輻射二十公裏範圍內的西郊農村土房。”

周園一翻推斷下來,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如果把李劍列為第一犯罪嫌疑人,那很多疑點就能解釋得通,所以這也是目前可能性最大的一種推斷。

“我有問題。”周園的副手舉手說道。

“講。”周園示意副手說話。

“為什麼凶手就一定在西郊農村,而不是在其他方向的農村?”

“凶手拋屍不可能是走路來的,一定有交通工具,如果是其他方向來到西郊拋屍,首先麻煩我們不談,他來西郊的路途中,會經過有攝像頭的路段,那監控就能拍到他,我們如果直接排查一周前那個時間段的監控錄像,凶手不就直接暴露了?所以,他會讓攝像頭拍到他嗎?隻有這二十公裏範圍內,凶手才能避開路段中的攝像頭。”

“但二十公裏的範圍還是很大,咱們排查起來有一定難度啊。”D市的一名刑警舉手說道。

“我們在這個案子裏有線人,昨天我的線人提供了一點線索,就是李劍的發小吳卿,很有可能給李劍提供了躲藏的住所,我們在排查的同時,也會查這個吳卿。”周園換了一種說法,但他自己清楚,哪有什麼線人,這消息就是王洋洋給他的。

“但這一切推斷,都是建立在李劍是凶手的基礎上,如果李劍不是凶手呢?我們的調查方向豈不是徹底偏移了?”

“現在一切的證據和線索,都指向著李劍,所以我才會讓兩個案子並案偵查,如果最終由於我的失誤導致破案的失敗,我可以承擔一切責任和後果。”周園雖然是雷明的禦用“打手”,但他在查案上,確實有自己的一套,他可不是那些隻會靠拍馬屁和走後門上來的無能者,他是真正有破案率的老刑警。

並且周園不是優柔寡斷的人,他一旦有了決定,輕易就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