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卻依舊當作普通人一樣看待,甚至說哪怕陳政是人間帝王要是沒有這本《易經》他也不會理睬陳政半分。
“是的,先生。慶之把《易經》拿上來給先生看看!”陳政趕忙讓慶之把他帶的禮物給拿了
出來。
“先生,您看。”陳慶之也是溫文爾雅的和大儒說話,同時順手遞過去《易經》,至於酒和琉璃品則是放在旁邊。
對於陳慶之這個舉動,大儒很是讚同,暗自的點了點頭,無論陳政帶來的禮物是多麼珍貴的東西,但是說實話在這些大儒的眼中不過是一文不值。他們唯一感興趣的就是那本易經。
大儒翻開《易經》的扉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不過看了寥寥數字,大儒便沉醉其中。
易經就是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廣大精微,包羅萬象,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所以每一句話都是博大精深,讓人回味無窮。
“好書啊!你不簡單。”大儒把書合上沒有繼續看下去,因為他清楚,陳政會帶著這本書來,所求必定不是一般的小事情。
因此,他要權衡一下,為了一本書到底值不值得。
“先生過譽了,在下不過是一個俗人這一次來拜見先生是有一事相求。”陳政的禮數到位,處處的顯得他非常的尊敬大儒。
“如果我猜的沒有錯的話,你應該是南周的君主吧。”大儒開門見山,不打算和陳政兜圈子。
陳慶之和陳政同時眼前一亮,陳政笑道:“先生果然慧眼如炬,沒錯我就是南周的君主陳政,這一次來見先生就是想先生擔任我南周國子監的院長,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國子監,就是那個上天賜福有萬卷藏書的國子監?”大儒問了一句。
“沒錯,就是那個有萬卷藏書的國子監,敢問先生可否屈尊來此為我南周的學子開講經義。”陳政說出此行的目的。
大儒笑了笑沒有同意但也沒有拒絕。
反倒是他問了陳政一句話:“你覺得我牆上的那幅八駿圖畫的怎麼樣?”
陳政雖然不大明白大儒的意思,但是他還是順著大儒的意思看了看牆上的八駿圖。
大儒八駿圖的暈染全部按照馬的形體結構而施加,墨色濃淡有致,既表現了馬的形體,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
潑墨寫意或兼工帶寫,塑造了千姿百態、倜儻灑脫的馬,或奔騰跳躍、或回首長嘶,或騰空而起、四蹄生煙。
看上去十分的駿美,但是唯一有一點美中不足,就是這八匹馬少了一點自由的奔放,換句話說就是大儒的行筆還是沒有達到絕對的隨意,他的心裏麵還保留了一絲的拘謹,這也直接讓這幅作品被限製了。
“先生的畫極好,下筆墨色濃淡有致,每一匹馬的英姿颯爽都在先生的筆下栩栩如生,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