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民也好,商人也罷隻要你有才能,就可以為陳政所用。
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赤足。”這招賢令還有一點,就是絲毫不過問所招人才的品德,隻要你有才能就可以成為南周的一員。
而且這項招賢令是麵向全天下的人發布的。
陳政簡單的把自己的構想和周牧說了一下,周牧這一次足足想了有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陳政也沒著急,就在旁邊慢慢的等周牧想好。
隻見,周牧有一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越想越覺得這個方法的想的妙。
“君上大才!臣萬萬沒有想到您還能想到這樣的方法,隻是不知道君上需要老臣做什麼?”雖然這個方法好,但是可以說和周牧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去。
所以對於陳政召集自己過來,周牧的心裏麵有些不解。
“我是想讓老將軍來幫我坐鎮招賢館。”陳政的想法可不是無的放矢,他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才想到的。
一方麵,沒有一位位高權重的老臣坐鎮招賢館,陳政怕鎮不住這些能人。另一方麵周牧的親自出馬,也說明了南周對於招降館的重視。
其次,憑借周牧的閱曆,來鑒別那些前來的人才,也是綽綽有餘。
綜合起來看,周牧可以說是最適合推行招賢令的人。
隻不過眼下還需要一個人的幫忙,那就是東發朔。
因為就算是周牧親自坐鎮,也隻能是說讓大家會明白南周對於招賢令的態度,可是還需要真的人進入到了招賢館當中。
在這裏最合適的人無疑就是東方朔了。
原本東方朔在周圍的名氣不大,也就是在攻打南越的時候,稍微的小露一下身手,但是由於魯國的軍力實在是不堪入目,所以他的表現也沒引起多大的凡響。
可要是這麼一位魯國人通過招賢令被納入了南周,而且陳政還委以重任,事後再讓人去周邊的鄰國宣傳一下,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恐怕到時候,大半個南蠻之地的人才都會被接納到南周的國土當中。
也算是暫時的緩解了南周人手不足的尷尬局麵。
“老臣能得君上如此厚望,必將全力以赴,為君上廣招賢才。”聽到陳政是要把招賢館的重任交到自己的手上,周牧的內心也是忍不住激動起來。
別人不清楚,可是周牧清楚這個招賢館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換一句話來說,在未來基本上過半的南周官員都會是從招降館出來的,這得是陳政多信任周牧才會把這樣的重擔交給他來執行啊!
之後,陳政把一些細節和東方朔的事情和周牧交待了一下,就親自送了老將軍出了皇宮。
自己則是準備休息,因為除了招賢令和南越城的事情以外,陳政現在最需要緊張的事情就是有關他婚禮的籌備和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