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聽到南寧國主的發難卻麵不改色,他告訴南寧國主:“國主是這樣的,不知道您有沒有聽過唇亡齒寒的故事。”
南寧國主搖搖頭表示沒有聽過。
張儀接著往下說:“相傳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叫趙國的強國,而趙國有兩個近鄰。一個是錢國,一個是孫國。趙國想吞並這兩個小國,計劃先打錢國。”
但是趙國想要攻打錢國,就必須要先經過孫國。
可是如果孫國出兵阻攔,甚至和錢國聯合起來一起反抗趙國,趙國就沒有辦法來對抗兩國的同盟。
於是就有人給趙王提了一個主意說是讓趙王給孫國送禮從孫國借道,到時候等先消滅了錢國之後在回過頭滅掉孫國。
這樣的建議立刻被趙王采納了,於是就派使者去了孫國送禮,果然收到了禮物的孫國同意借道。
可是這個時候,孫國的一位有遠見的人極力製止國君的行為。
他說:“錢孫兩國,一表一裏,唇亡齒寒,輔車相依,如果錢國滅亡,我們孫國也就要保不住了。”
可惜目光短淺的孫王沒有聽進去他的話,果然等趙王滅掉了錢國之後。
回過頭,假借借道的名義滅掉了孫國。
而君上現在我們南周和您的南寧也是這樣的關係。雖說我國與薛國,陳國,魯國結為同盟對付南越。
可是如果我們不這麼做,要是反過來被南越滅國了。您的南寧還能和以前一樣保持著安寧嗎?
南越可不比我們南周,我們和您素來有秦晉之好。君上您可要好好想想啊。”
張儀不虧是張儀,三言兩語之間就把南寧國君唬的是一愣一愣的。
就連南寧朝堂上的群臣也是被唬的暈頭轉向,覺得張儀講的有道理。
所以在南寧國主詢問下麵人意見的時候,出現了一麵倒的情況。
“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臣等謹遵君上之見。”言下之意就是同意了。既然群臣都沒有意見,南寧國主也欣然同意了。
不同於後世,這個時代的人對於盟約是相當看重的,所以一旦結盟,就絕對不會趁虛而入。
一紙盟約完成了,張儀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在南寧國主的盛情相約下,張儀一連住了四天才踏上了回國之路。不過,早在張儀回國之前,他就派人先行回去報告了喜訊。
收到這件喜訊的陳政也是鬆了一口氣,現在萬事具備就隻差薛國,陳國,魯國的大軍來彙集了。
到時候,諾大的南越就將會成為四國的盤中美食。
等待的同時,陳政開啟了抽獎,隻不過這一次的抽獎就有點邪門了,裏麵的獎項也是稀奇古怪的。
第一個房中術,陳政看的是一臉懵比,怎麼還會有這東西。第二個是《範蠡商經》是和賺錢有關的,這倒是個好東西,想要國力強盛,光是窮兵黷武可不行,還要有一定的財力。
第三個是錦囊妙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