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不久,陳政連發三條政令。
其一,遣散宮女太監。
其二,撤掉守城的禦林軍。
其三,打開城門。
作為陳政的頭號心腹,魏忠賢沒有多問為什麼,而是有條不紊的嚴格執行陳政的命令。
當竇嶽起兵準備兵圍皇城的消息不脛而走之後,陳留城中人心惶惶,百姓紛紛逃難流亡,生怕被戰火禍及。
竇嶽惡名,南周境內無人不知。
尤其是竇嶽發誓要血洗皇城片甲不留的傳言開始四處傳播之時,沒人不膽寒,紛紛逃散。
城中的百姓都已經是這樣,更何況是那些守城原本要和竇嶽對抗的禦林軍,更是個個惶惶不可終日。
本來這些禦林軍都懼怕竇嶽的惡名,大多各懷心思,暗中通風報信的不少,偷偷溜走的人更多。
之前還有魏忠賢彈壓,情況還好一點。
在陳政下達了那三條政令之後,那些禦林軍再也沒有了顧慮,紛紛逃離皇城。
順帶著宮中的宮女太監,也各自收拾行裝,倉皇逃出皇城各自投親去了,想要躲避戰火。
看著空蕩蕩的皇城,魏忠賢心裏難受。
大難領頭之際,這些人果然靠不住。
“君上,僅僅是靠著我們這些人,真的能對付竇嶽的五千大軍嗎?”魏忠賢問道。
陳政搖了搖頭,笑道:“隻要對付竇嶽一個人就可以了。”
“竇嶽身邊心腹無數,全都是些頗有武道修為的將領,防衛極嚴,他會一個人進來嗎?”魏忠賢滿心的擔憂。
陳政說道:“如果說之前禦林軍死守皇城的話,竇嶽估計看不都會看一眼,直接大軍攻城,甚至是火燒皇城,正如他的起兵口號——片甲不留!
但如果在攻城之前,這皇城已經成了一座空城就不足為慮了。竇嶽確實很想替他的妹妹以及外甥報仇,但比起報仇,他更想要的是這國君之位,如果能兵不血刃拿下皇城,又哪裏會大費周章?”
魏忠賢不太懂,躬身說道:“奴才愚鈍,無法揣度竇嶽的心思。但看君上如此胸有成竹,也就放心了。”
“放心吧,隻要周老將軍不辱使命,明日之圍將不足為懼。”
看著陳政自信的模樣,魏忠賢也笑了,說道:“君上運籌帷幄,心中早就退敵之策,奴才敬佩。”
“行了,別拍馬屁了,最緊要的是那二十個小太監,明日能不能成事,你也同樣至關重要。”陳政叮囑道。
魏忠賢重重點頭,應道:“君上放心,奴才一直盯著呢,他們絕對是最忠誠的死士,奴才願意性命擔保。”
“明天你自己注意點,保護好自己,別那麼輕易的死了,以後寡人還要帶著你一起建功立業呢!”陳政大笑道。
魏忠賢抹了抹眼角,笑道:“君上大業未成,奴才哪裏敢輕易的死去。”
在竇嶽兵圍皇城的前一夜,陳留城中的百姓幾乎出逃殆盡,偌大的南周都城,已經幾乎變成了一座死城。
空曠的街道上落葉飄舞,店鋪紛紛緊閉,幾乎看不到人煙,偶爾可以看到幾隻野狗追著著野貓跑過,四處一片凋敝的景象。
竇嶽軍中大營,篝火通明,士兵們枕戈待旦,就等明天一早攻占皇城。
因為喪妹和喪子之痛,竇嶽心情不佳,正在和幾個心腹將領吃肉痛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