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2)

本書下載於,如需更多好書,請訪問:

楔子

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

剛過完年,墨縣門外就架起了很多粥棚,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從地底下冒出來似的又開始沿街乞討。東門外一時間擠滿了這些人,它們披著襤褸的棉襖,腰間勒根草繩,端著破碗排在粥棚前。

老天似專門和這幫難民做對一般,又紛紛揚揚,下了兩天兩夜的大雪,每天早上,守門的兵丁,都要用大車,把幾十、上百的難民屍體,拉到郊外的化人場去。

“小姐,就算我們再多架幾個粥棚,也不夠救濟這些難民的”

“能救多少救多少,我已經讓懷恩去別的縣調配糧食。城內的流民已經太多了,我要想辦法先將他們安頓好,再讓這些人進去”

“小姐,那邊又有人暈倒了……”

作者有話要說:短篇,先完成這個再繼續狐囚,狐囚間隔的時間太長,我需要沉澱一下,遂開了短篇補償大家!不用擔心坑,隻是時間的問題,嘿嘿~~隻要不加班,就能保證更新~~

墨雪

寒梅輕搖,香氣襲人。

午後的梅園處處彌漫著冬日陽光裏溫暖香甜的味道。遠遠望去,紅梅深處,一位大約十七、八歲的少女正深情專注地坐在石桌旁凝神揮筆。她的身旁站著一位麵容清麗的丫鬟,不時的遞水調色。

那少女身披素色狐裘,麵容白皙如玉,凝神揮筆專注於宣紙紙上,渾身散發出文靜清淡的氣質。不遠處,孟懷恩也不走近,隻是默默地站著,似乎不想打破這一片寧靜安詳。

那丫鬟突然回首,見孟懷恩對自己擺手示意,便把要說的話硬生生咽了下去。約莫過了一盞茶時間,孟懷恩走向前去,隨意揀了張石凳坐下,看那畫中之人已完成了大半,便讚道:“果然傳神”

墨雪抬頭看了她一眼,筆不停手,經由她潤色之後,畫中之人即便隻有三分顏色此刻也有了十分姿容,而且不會覺得刻意雕琢,但她似乎並不滿意自己的作品,微蹙著秀眉。

“怎麼了?”,孟懷恩隨手拿起畫像,並沒有看出來瑕疵,便道:“畫得很好啊”。墨雪搖搖頭,隨手折了隻梅花,若有所思。丫鬟環兒偷偷拉了拉孟懷恩的衣袖,低聲說道:“公子莫非不記得此人?”

孟懷恩聞言又抄起畫像,仔細看來確實覺得有些眼熟,但又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於是向環兒投遞疑問的眼神。環兒指了指小姐的腰間,孟懷恩頓時醒悟,快速張開畫像,不可思議得瞪大了眼睛,心道,這就是那天救下來的乞丐?簡直判若兩人!

墨雪歎了口氣,問孟懷恩:“流民都安頓好了麼?”,孟懷恩邊卷畫紙邊回道:“安頓好了,你放心吧,城外的流民也都分散著接進城了,還是聖旨管用,聖旨一到,其他周邊的郡縣都紛紛跑過來主動接收難民,不到幾日他們便有了安身之地”。

墨雪聽孟懷恩講著,便放了心。隻是,丟失的東西,該怎樣才能追回來?

這天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雖不算什麼大節氣,但隻要興致好,人們總能尋出玩的理由來。孟懷恩便約了墨雪,一起去遊西山。

早陽春,乍暖還寒,柳絲帶黃。二人信步而行,不知不覺轉到一片很大的市集,店鋪鱗次,百藝雜耍俱全。孟懷恩本想找些清靜的地方,說些正事,不想撞到這裏來了,便對墨雪說道:“這裏嘈雜,不如我們從邊上繞過去”。墨雪點點頭道:“也好”。

倆人正說著,忽然聽得左邊一大群人轟然喝彩,墨雪一時好奇心起,便擠進去一看,原來是一男一女兩個江湖賣藝的演武。那男子打了赤膊,在走場子。他劃開人圈子,將褲腰帶勒了勒,就地撿起兩塊磚頭,五指發力一捏,“砰”的一聲,兩手的磚頭應聲折成兩半。眾人大聲叫“好!”。

那漢子拱手道:“我兄妹二人初登貴地,人生地疏,全仗各位老小照應,在下雖有幾手三腳貓的功夫,並不敢在真人麵前誇海口,若有個前後閃失,還請看觀海涵”。說罷指著站在一邊的女孩說:“這是小妹,也能走上兩趟”。

漢子說完,那女子便拔出青峰,但見她身形晃動,一套遊龍劍法被她耍得輕靈飄逸煞是好看。眾人又是一陣轟然叫好,那漢子便翻過銅鑼收錢,正在此時,圈外突然大亂,幾匹快馬眼看就要從城門飛奔而至,邊喊著:“閃開”。眾人快速分散到街道兩邊,待那幾匹馬過去,剛才的人圈早就消失了。

那漢子歎了口氣,開始收拾地下的行頭,墨雪便從懷裏掏了一錠銀子,悄悄放到銅鑼中。孟懷恩笑笑,“你這麼大方得發善心,墨縣令要知道還不得心疼死?”。墨雪聳聳肩,回道:“這叫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便和孟懷恩調頭回去,因為剛才看那幾個官差是朝著縣衙方向而去,擔心有事,便急急往回趕。隻是剛邁進大門,就聽見裏麵傳來墨縣令爽朗的笑聲。

“看來是天大的好事”,孟懷恩合起折扇輕輕敲著頭,跟著墨雪進了縣衙。剛才的官差還沒走,墨雪認識其中一位,正是內務府的張公公。彼此見禮寒暄過後,張公公便領了賞錢帶人走了。待人走後,墨縣令便一屁股坐在縣令椅上,滿臉愁雲,五官都快擠到一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