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2)

本文由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情定感業寺》作者:心字羅衣

正文 一

唐貞觀二十三年。太宗駕崩的國喪使得長安城好像一下子失去了繁華,顯得一片肅殺。五月二十八日,太宗駕崩後兩天,一行車馬靜靜地從大明宮出發駛往城西的感業寺。車上滿是驚慌的太宗嬪妃,行李尚不及收拾停當,就被趕上了出家為尼的道路。雖然這裏有太多人連太宗皇帝的樣子都沒有見過,更不用說得承恩露,可是至少還存有一線希望,而這希望終於隨太宗皇帝一起被埋葬了。

隻有一個人不感到悲傷,她輕輕倚在車壁,微微閉上雙眼,心裏默數著車軲轆轉動的聲音,臉上還不時浮現出一絲甜蜜的微笑。半個時辰前,新任的大唐天子李治還含情脈脈的握著她的手,在她的耳邊嗬著氣溫存:“媚娘,三月之後朕定然接你回來。”

所以就當是度假吧,武媚娘想到這裏又險些要笑出聲來,愛情中的人就是永遠也笑不夠的,不過她趕緊忍住了,小心看看周圍沒人注意她,才放心的讓微笑綻放出來,國喪期間表現得歡天喜地可是大罪。

武媚娘沒有想到,有一個人看到了她的微笑。這人坐在大車的角落裏,表情漠然,身穿一襲緇衣,原是前來接嬪妃入寺的女尼,法號如意。如意看似專心念珠,其實已然把車裏的人看了一圈,看到武媚娘不悲反喜的放肆微笑,不禁皺了皺眉。其實武媚娘的這個微笑很美,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她感到強烈的不喜歡,嗯,就是不喜歡,一種直覺。

馬車晃蕩了一個時辰,方才到了感業寺,武媚娘跳下車來,甩開身後一群女人路遠車晃的抱怨聲,透過寺門往裏看青磚白瓦,和大明宮裏的濃墨重彩完全是兩重天地。這時恰逢正午的寺鍾敲響,好似幽遠而凝重的一聲歎息,雖是炎炎盛夏,媚娘卻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你,去車上把你的包袱拿下來。”武媚娘的身後有一個冷冷的聲音響起,回頭來看,是如意。

“什麼?行李還要自己負責搬運?你知道我是誰麼?”媚娘用同樣的冰冷回敬過去,挑眉看著那個瘦削的尼姑。

“你是誰?”如意的眼神毫不退讓。

媚娘卻一下子心虛起來,是啊,我是誰?我是先帝的才人,可現在卻依例作了尼姑;我是今上的情人,卻沒有得到一個哪怕最卑微的踏實名分。

心是虛的,嘴上就更不能輸:“不跟你這個小尼姑一般見識。”說著也隻得老老實實拿了包袱。

如意覺得很開心,不對,今天這是怎麼了?所有的情緒反應都不對,喜怒似乎不再被自己主宰。如意忙又念了幾句佛號,才略定下心來。

正文 二

六月初一是晉王李治登基的日子,也是感業寺的先帝眾嬪妃落發的日子。管你曾經是怎樣的傾國傾城,三千煩惱絲一落,也都是塵歸塵土歸土的安靜了。如意麵無表情的為靜慧師太遞著工具,周圍不可避免的哽咽乃至痛哭充斥在整個殿裏。如意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人要哭得這麼傷心,也許因為她從來沒有享受過一頭青絲的日子,所以無法體會吧。

想到這裏,如意忍不住望向後排的媚娘,前日那個驕傲的女人在今天也要低下她高貴的頭顱了吧,如意居然很想看看她傷心的樣子,可惜她再次失望了。

媚娘在隊伍裏顯得那麼心不在焉,仿佛眼前的事情跟她毫無關係,她的眼神停落在殿外的屋簷,她的耳畔仿佛能聽見三十裏外紫宸殿上的登基鼓樂。大唐最尊貴的那個男人,正一步步走向寶座,他緩緩落座,英俊的臉上呈現出一派王者之氣,他是世界的主宰,而他屬於她。

她居然又笑了,如意討厭媚娘的心不在焉,更討厭那種遊離的神情和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微笑,仿佛嘲弄著如意一直認真遵循的規則,甚至仿佛嘲弄著如意的世界。魔障,魔障,如意對自己說,這女子怎樣和我有什麼關係,落了發,我的世界也就是你的,誰能嘲弄了誰?

落發儀式很快進行到媚娘,如意說:“武媚娘跪下受戒”。媚娘隻是搖搖頭:“我帶發修行”。如意正要責問,靜慧師太卻按住她的手,看著媚娘:“你是武媚娘?”媚娘稍稍欠了欠身,靜慧師太轉向如意:“下一個吧。”

媚娘微笑著走過如意的身邊,忽然略一停頓,在她耳邊嗬氣如蘭:“小尼姑,我記得你。”

如意抬眼看見的隻是飄過的一個挑釁的眼神。武媚娘,好驕傲的一個女人!

這天晚上,如意發現她無法像十幾年前那樣念經打坐就可以輕易入睡,她念了一遍金剛經,又念了十遍心經,依舊睡不著。如意到底起身,輕叩靜慧師太的門,師太在裏麵應:是如意嗎?

如意回答:一件事情想不明白,要問師太。

師太說:晚了,明天再問吧。

如意說:如意請教“眾生平等”這四個字。

師太笑:所謂眾生平等,實非眾生平等,是名眾生平等。你心有執念,再去念十遍金剛經來。

正文 三

如意沒有想到,靜慧師太竟然要求她為眾人講她們入寺的第一堂課,而且題目恰恰是“眾生平等”。如意惶恐:“如意不會講。”靜慧師太看著這個從小撫養大的弟子,她明敏多思,是師太最得意的弟子之一,甚至也是師太心中的衣缽傳人,隻是也恰恰因為明敏多思,她容易迷誤自性,也許需要給她更多的機會去磨煉:“佛法既然不可道,那麼你講對講錯又有什麼關係?記住,要破除你心中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