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洪亮的上課鈴聲響徹在育賢中學的每個角落。育賢中學是一所全市的重點中學,它不是什麼貴族學校,它坐落在一個不起眼縣城的半山坡的位置。這個縣城全縣都以重視教育而聞名,整個縣城就有2所省級重點高中,在整個市都非常有名。
來這讀書的高中生,分幾種情況:第一種是直接從當地縣城的初中部升學上來的學生;第二種是附近農村鄉鎮去招收的農村初中的第一名學生,這些學生需要校領導挨個去敲門聯係,鼓勵家庭把孩子送來讀高中,很多時候,家庭不管孩子好不好,都會著急著讓孩子務農務工;第三種是周邊縣或者市裏慕名而來的學生,他們通過找關係,開後門等各種方式擇校進來。
因為學生的複雜情況,為了保證學校的升學率和聲望,整個學校的管理比較嚴格,高中要求住校的比例達到90%,餘下10%的走讀生。整個高中都采用軍事化集中管理,學校裏住校生是一個群體,少數比例的走讀生是一個群體。高一時,每周放假一天半,孩子們可以選擇回家休息,也可以選擇留在學校,一個月才回去一次的孩子很多。第二種方式進來的學生很多都一個學期不回家,除非家裏傳來消息,需要幫忙農收或者是有什麼重要事情,他們才回去一趟,一來節約路費,二來讀書是比生活容易很多的事情,他們願意在學校讀書。整個高中部,男生讀高中的比例遠遠大於女生,全校男生人數大概是女生人數的2-3倍。
育賢中學已經開學整整一周,爸爸媽媽還有叔叔三人一起護送小夢來報道,叔叔開車,車後麵裝了一車的行李。小夢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小夢媽媽就差把整個家都搬來了。學校已經進入管理模式,學生的家長不能進入教學區,打擾教學。因此,小夢一個人先去教室上課,留下爸爸媽媽和叔叔去辦理其他住校手續。
經過一個暑假的努力,小夢才得以擺脫父母安排的命運,從師範類中專轉戰高中。小夢從小在母親的鋼鐵廠子弟小學讀書,因為無人照顧,小夢4歲多開始上小學一年級。小學階段,小夢被班主任老師帶在身邊當自己孩子一樣照顧,因此,小夢年齡比同班同學小1-2歲。從小讀書小夢就有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講小話,開小差的習慣。小時候,老師同情小夢年齡小,家人對她要求也不嚴格,隻要能學下來就行。到了小學升初中時,小夢以父親師範學院子弟的關係,就讀師範中學。但是,升高中時就變成了統一集體考試。中考時,小夢偏科嚴重,理科基本滿分,文科很多不及格,因此總成績哪所高中都錄不了。於是,父母隻有安排她去讀父親所在的師範學校的中專,以後再由學校子弟的關係在學校升個大專,再內部爭取推薦名額去讀師範大學,完成本科學業。
小夢在讀高中之前,所有讀哪所學校,都是聽從父母的安排,雖然她也調皮,父母由於在學業上基本也沒有管過教過,再加上上學太早,年齡太小,父母對小夢要求也不是很高。可是,突然小夢就從從小都被老師表揚的孩子,變成了現在,讀高中都沒有學校願意錄她。她感到,在麵臨人生第一次自主選擇的時候,就敗下陣來,讓她被選擇且被嫌棄了。這讓小夢很難以接受,一個暑假她都覺得自己從此就像一個沒有前途的人一樣,小夢傷心了一個暑假,天天把自己關起來,不外出不玩,不和人交流。小夢的父母也非常的不習慣,他們也感覺到了這次被安排對小夢的打擊。小夢第一次清楚的向父母表達了自己的意願,一定要讀高中,要憑自己的能力選擇自己的人生。父母原本計劃得也非常的完美,但是熬不過小夢的強烈要求,於是,在高中開學一個星期,中專已經開學十幾天之後,還是依了小夢,送她來讀了育賢中學。
小夢獨自走進教學區,前後兩棟教學樓,一棟是高中部,一棟是初中部。在一棟高四層樓一層樓6個教室的教學樓前,小夢停下來了,高中部教室就全在這裏了。高一,高二,高三一層層上去。高一從61班到67班,一共7個班。小夢父母讓小夢去找高一65班,小夢默念班級名稱,一個教室一個教室的找,幸好在一樓。小夢走到高65班教室外,一眼看去,整個教室裏是都是黑壓壓的人,同學們都低著頭在自習或者預習。
高中果然學習的氣氛比初中濃厚很多,課程內容也多了很多,這才開學第一周,大家就已經開始這麼努力的學習了,感覺高中真有學不完的知識。每個人一個課桌,書堆的滿滿當當,書桌是櫃子式的,不少人都把書對在了桌麵上。
小夢從教室的後門走到前門,她也第一次遇到類似插班的時候,她不知道是自己直接進入教室找個座位,還是怎麼辦。看著大家的情形,感覺在此時進入教室打擾大家也很不是時候。教室裏,大部分人都沒有注意到小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