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這個時候是通過給我們中國人銷鴉片的貿易,攫取了大量的白銀!同時這也導致我們中國的軍民身衰體弱,這其實是一種非常難以戒除的致幻類物品,這個時候不但是平民們為了得到買鴉片的錢到處殺人放火,即便是有錢的高官們也是染上了鴉片,很快大量的白銀就被英國的商人們賺走,然後英國人就用這些錢發展他們自己的國家,也大規模的發展他們的軍事力量。此時我們中國的高層一些有識之士紛紛都要求禁止與銷毀鴉片,因為中國目前的樣子,完全就是全部生了病的一群人罷了。
到了一八三九年,湖廣的總督、欽差大臣林則徐奉命於一月底到達了廣州,他是一方麵整頓海防,一方麵則是宣布收繳鴉片。到了三月,英國的鴉片販子被迫交出煙土二百三十七萬於斤!是萬斤,大家可看好數字!六月三日,林則徐下令將這些鴉片在虎門海灘當中銷毀,以示中國高層禁煙的決心。
而英國的高層原本是在用這種辦法攫取我們中國的財富,另一個目的就是削弱中國軍民的力量,讓所有人變成病人,這樣就好打了。為什麼要打中國呢?其實這還不簡單嗎?英國一直對外擴張殖民,之前被英國販賣的黑人奴隸,乃至所有被殖民地那些慘不忍睹的當地居民們,難道這還不能說明些什麼嗎?
可是現在我們中國的高層禁煙,所以英國攫取不到財富,更是也覺得目前中國的軍民都已經成為了病夫,於是就以此為借口向我們中國發動了戰爭。於一八四零年一月,以懿律和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侵華的英軍總司令,出兵我們中國。
五月份,英國艦船有四十餘艘、士兵四千多名,先後到達了澳門附近的海麵,鴉片戰爭至此爆發。懿律率領英軍進犯了廣州的海口,看到廣州軍民早已嚴密布防,遂轉攻廈門,又被鄧延楨擊退。雖然擊退,但我們中國人也是死傷慘重。六月,英國軍隊北上攻占定海作為了軍事據點。道光皇帝懾於英國軍隊的武力特別先進,又為投降派的勸說所動搖,遂改變了態度,罷免了林則徐,改派直屬總督琦善為欽差大臣,去天津和英軍談判。而此時英軍因夏秋換季,疾疫流行,死傷很多,遂放棄了定海。於八月中旬南返,雙方議定在廣州談判,而英軍趁我們中國海防鬆懈無備之際,於一八四一年一月七日發動了突襲,攻陷了虎門附近的沙角、大角兩炮台,並單方麵宣布簽訂《穿鼻草約》,一月二十六日,英軍攻占了香.港。
道光皇得知琦善開門揖盜,丟失了兩炮台後,下令索拿琦善,並向英國宣戰,派侍衛內大臣弈山為靖逆將軍,調兵萬餘赴粵抗英。而英軍先發製人,發動海陸軍攻虎門,廣州提督關天培親率清兵迎擊,清軍的刀矛不敵英軍的堅槍利炮,關天培中彈犧牲。二月二十六日,英軍攻占虎門炮台,溯珠江直逼廣州。四月,弈山率領大軍抵達廣州,五月二十四日英軍進攻廣州,一路占領了城西南的商館,一路由城西北登陸,包抄城北高地,不久攻占城北各炮台,並炮擊廣州城。弈山執行,房民基於防寇的方針,對英軍的侵略消極的抵抗,在英軍迅猛的攻勢之下,他與英國人簽訂《廣州和約》,並征得了道光皇帝的批準,以繳納六百萬元獲得英軍撤出廣州地區。
但是與清高層妥協投降的態度相反,廣州的三元裏人民在廣州北郊牛欄岡附近同竄入的千餘名英軍英勇作戰,在沒有槍炮的前提下,打死打傷了英軍數十人,並把四方的炮台圍得水泄不通,在廣州知府的調停下,英軍才得以解圍。
而英國的高層其實並不滿意懿律和義律在在我們中國獲得的權益,改派璞鼎查(後來的首任港督)為全權代表來華,擴大侵略戰爭。一八四一年八月二十一日,璞鼎查率領了三十七艘艦船,陸軍有兩千五百多人離開香.港北上,攻破了廈門,占據鼓浪嶼。十月一日再次攻陷了定海,定海的總兵葛雲飛英勇殉國。十日英軍攻占鎮海,欽差大臣、兩江總督裕謙戰死,英軍旋占寧波城。道光皇帝聞訊大驚,急忙派遣史部尚書、大學士弈經調兵赴浙以收複失地。一八四二年三月,弈經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進行了全麵的反攻,清軍數戰不利,撤回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