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楔子 ...
大暻皇朝定都昶,又稱昶京,久而久之百姓慣稱其為京都,隻在諸如皇室對外文書的一些正式場合才稱昶。大暻皇朝建立百餘年,遇見昌盛,漸成中原大國,不少小國迫於其威勢紛紛稱臣俯首。雖有便將若幹好戰外族妄圖分庭抗禮,卻也不能輕易撼動分毫。新帝登基僅兩年,政通人和,頗得百姓愛戴。其年紀尚輕,卻早已被拿來與臨昌帝(西辭的父親)並稱相較,人讚其也必將成一代明君。
時值景宏五年。
一身淡青長衫的青年緩緩行在漓陽街頭。這是座依山傍水的城池,四處都透著股安寧勁兒。青年以前曾來過一次,同樣也是孤身一人,隻是相隔不過數年光景,人未老多少,心境卻截然不同了。
臨水街的小販在熱情叫賣。青年一路行過,遇見感興趣的攤子便會逗留一陣。路過一個賣古玩的小攤時,攤主叫住他,笑道:“這位小哥要不要過來看看?我的東西都是真的噢。”說話的同時,雙手飛快地托上一塊翡翠給青年看。青年隨意瞥了一眼,心下淡笑。這翡翠色澤倒還不錯,但失之精彩,未免太過普通,至多也就算個中等了。他正要擺手推謝,目光卻無意間掃到攤位角落的一把折扇。與現在他懷中那把和田碧玉製成的扇子相比,眼前這把實在太顯樸素,但青年卻皺了皺眉,開口道:“煩請拿那把扇子給我瞧瞧。”
攤主順著青年目光看去,了然地點頭,立刻放下手中翡翠,將折扇遞過來,口中道:“小哥真是好眼力。這把扇子用的雖不是名貴的製材,年份也不久,但卻大有來頭呢。”
“喔?”青年將折扇在手中掂了掂,“有何來頭?”
攤主見他有興趣,更加熱情了幾分:“這位小哥大可將扇子打開瞧瞧,自然便能知曉了。”
青年點頭,動作略微一滯才展開手中扇子。扇麵是極淡的黃色,與古樸的檀色扇骨搭起來倒頗有幾分沉靜感。扇麵極簡,隻有寥寥數筆勾出的一抹淺淡背影,以及旁邊兩行題字:
有匪佳人,琢琢寧之。
青年看著扇上圖畫,眼神柔和了幾分,口中仍道:“請恕在下眼拙,實在無法瞧出其中端倪。”
攤主嘿嘿一笑,麵露得意之色,身子從攤位後麵傾出大半:“小哥但看這題字內容。這是當今聖上景宏帝贈與心愛之人的題詞。不信小哥再看題詞下方的印戳,不正是陛下的年號麼?這世上,估摸不會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擅用陛下名義罷。”攤主笑笑,指著扇上的朱紅印章。
青年聞言勾起唇角:“可這扇上畫的分明是個男子罷?”畫中人長發隨意地散開,負手而立,絕非女兒姿態,況且衣著式樣明顯也是年輕男子的打扮。
“這……”攤主一時詞窮,不免有些尷尬,隻得猶豫道:“但小哥又如何解釋題詞中的『佳人』二字呢?這不顯然是給某位端麗明妍的女子的嘛。”
青年聽見攤主的話忍不住嘴角僵硬,卻也懶得再問,隻是小心的將扇子合上,道:“這扇子我要了。”
“好嘞。”攤主見生意做成,越發歡喜,“我見小哥也是儒雅之人,這折扇我剛弄來擺上攤子就被小哥相中,也算有緣。那便隻算五十兩紋銀罷。”
其實這個價錢對於一把折扇而言實在是天價了,但青年倒沒有絲毫詫異或遲疑,徑自掏出銀票付了帳,便接過扇子欲要離開。
“小哥還要不要看看其他東西?我這還有前朝皇室用過的琉璃盞……”小二見其出手闊綽,便有心再做成幾個生意。
“不用了,多謝。”青年打斷攤主的話並歉意地笑笑。他將折扇握在手中,轉身走開。
攤主抬手摸摸鼻尖,訕訕地笑了一下,複又繼續整理攤位上的東西,無意間掃了眼青年稍嫌文氣卻十分挺直的背影,突然自語道:“誒,這小哥怎麼有點眼熟呀?”
*****
謫仙居並非漓陽最大的酒家,但卻是每個到漓陽的文人墨客必去之處。一來是因其坐落之處正在漓水江畔,坐北朝南,從臨窗的位子往外瞧正巧是澄澈的漓水,放眼望去有股遠離塵囂之感。二來謫仙居大堂正中那塊牌匾是由當朝征遠大將軍藍修所題。藍將軍還未到知天命之齡,卻已為兩朝征戰多年,戰績赫赫,在整個大暻,他也是極受百姓愛戴的人物。因此,能有他所題的牌匾,謫仙居的身價自然漲了不少,掌櫃每日看著那三個大氣灑脫的字,免不得都會欣喜一番。
青年也是第二次來此,踏進大門便有小二迎上前來,口中招呼道:“客官幾位呢?”
“一個人,煩請幫我找個靠窗的位子。”他道。
“好嘞。”小二回頭環視一番,又道:“一樓已經滿了,客官您看二樓成麼?二樓欄邊有空位。”
“嗯。”淡淡應了聲,青年便在小二引領下去往樓上。選的位置有些許偏,但勝在還算清靜。他滿意地點點頭,撩起下擺坐定。
點了幾樣簡單的菜色,再要一小壇梨花白,他便一人自酌自飲,倒也怡然。往欄外看去,江麵停著幾隻畫舫,因還未到張燈結彩的時刻,顯出些許沉寂。青年記得畫舫夜間一派繁華的景象,鶯歌燕舞,紙醉金迷。思及此,他疏而一笑,原本一直縈繞眉間的冷淡之氣消去不少,倒似曾經那個溫文寧和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