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翠筠霜》作者:掠水驚鴻

一、鳳兮鳳兮

嘉德三十九年,太子怡鉉謀逆。帝廢怡鉉為庶人,遷居黔州,太子太傅、內閣首輔、中極殿大學士王恒致仕,東宮侍講侍讀讚善,左右春坊庶子諭德司直郎等二十人俱革職下錦衣衛獄。到了七日後,便有旨意下來,這些東宮侍官不能以德輔佐太子,太子謀逆中又多有牽涉,各廷杖四十,五品以上八人流放戍軍,五品以下罷官削籍。

廷杖一刑本不見於明律正刑,其實是皇帝專門責打朝臣的一種私刑。太祖皇帝朱元璋曾經和大臣議論公卿禮,太史令劉基說:“古者公卿有罪,盤水加劍,詣請室自裁,未嚐輕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體。”侍讀學士詹同也說:“古者刑不上大夫。以勵廉恥也。必如是,君臣恩禮始兩盡。”雖然這段話記在實錄裏,太祖還深以為然,廷杖一刑卻又是從他濫觴,永嘉侯朱祖亮父子就被當廷打死,到了成化中,憲宗寵愛萬妃,任宦官僧道橫行,大臣屢屢勸諫,憲宗便用廷杖來鉗製禦史之口。到了後來武宗世宗之後,廷杖已成家常便飯,動輒八十一百,被打死的大臣不計其數,這次廷杖四十,已算是皇帝開恩了。

到了廷杖這一日,錦衣衛指揮使汪偉帶著六百錦衣衛校卒,一大早就趕來午門。路過端門的時候,門口圍著數百男女老少嚶嚶哭泣,都是要被廷杖官員的家屬前來觀刑,被錦衣衛攔著不得靠近。汪偉停下腳步對守城官道:“給我拿鞭子抽!放進來一個,你就別幹了!”這事還真不是沒發生過,五年前廷杖一個大臣,打得正熱鬧的時候,不妨被那大臣的兒子闖進來,匍匐父親身上,鬧得他的前任好生沒臉。他心裏哼了一聲,這玩意兒血肉橫飛的,也沒啥看頭,也不知都擠著往前幹什麼。這正是春日正濃的時候,汪偉美美地吸了口氣,抬手搭個眼簾望望巍峨高聳的中極殿,重簷廡殿頂上頭仙人騎鳳,似欲乘風而去,真是個好天氣。汪偉讀書不多,自然不會有“鳳兮鳳兮何德之衰”的感慨。

他安排校卒們站定,不多時西側門吱呀打開,先出來兩個穿曳撒的太監,哈著腰給裏頭的人帶路,汪偉知道監刑官和司禮監的大太監們便要出來了,忙咳嗽一聲,兩邊錦衣校卒立刻挺直了腰板站好。西側門裏先走出來的是個少年,不過二十出頭,鬢如刀裁目如朗星,五官雖然細致溫柔,卻隱隱透出一股淩人的冷意,讓人不敢逼視。他戴烏紗翼善冠,穿一身赤色袍服,腰係玉帶,胸`前和兩肩上的金龍甚是醒目。跟在他後頭的少年和他同樣打扮,隻是年紀要小一些,且滿臉都是懶憊的笑,東張西望探頭探腦。兩個少年穿的均是親王朝服,前麵的少年是皇三子吳王怡鋃,跟著他的,是他的同胞弟弟,皇四子蜀王怡錚。

蜀王後頭再出來的是一個穿蟒袍的太監,他的袍子顏色和親王等同,那蟒比龍不過隻少一爪,乍一看誰也分辨不出。他和兩位皇子走在一處,絲毫不見卑微神色,吳王還虛讓一下才肯走在前麵,整個皇宮裏有這待遇的太監,便隻有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張安了。吳王和張安素來交好,這次能扳倒太子,得這內相幫助不少,汪偉換上一張笑臉,快步迎上去,吳王內有司禮監,外有嶽父徐詠掌內閣,立太子是指日可待的事了,人往高處走,他為什麼不巴結?深深一揖:“臣參見三殿下,四殿下,張爺好。”

吳王隻是淡淡一點頭,張安問:“人犯呢?”汪偉亦步亦趨跟在他們三人身後,恭恭敬敬答道:“已經拉到西長安街了。”明代廠衛雖然地位齊平,但這些太監跟皇帝親近,口銜天憲,錦衣衛哪裏比得了,是以自嘉靖朝緹帥陸柄死後,司禮監和東廠便一直高踞錦衣衛之上,連錦衣衛的指揮使見了司禮監太監,也都是如見皇帝般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