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魅之一 寵奴
簡介:
原告鳳奴要討個公道!凶手另有其人?這種話李琰還是留著去對別人說吧!他「謀色害命」的罪名已成立,不但殺了義父,還夥同奸人對他下藥,以親自替他「解毒」來掩飾罪行,繼續「加害」他……認罪吧!以為又送禮又百般獻殷勤,他就會從輕量刑嗎?這家夥若是再不自首,一旦讓他有機會揭穿,他就要動用「私刑」,判他終生都不得靠近他三尺!……
被告李琰喊冤!他以將軍之名起誓:他絕不是個趁人之危的登徒子,更不是個油嘴滑舌之人……鳳奴判決不公,他決定主動出擊為自己平反冤情──他遊走「法律邊緣」帶他出府來一趟知「性」之旅,沒想到半路遇刺,他英雄救美卻陷於地牢……咦?「苦肉計」似乎見效,看來他「迎娶」鳳奴進門的日子近了……
楔子
唐朝盛世時期,存在於社會的最低階層人種是昆侖奴。
他們住在京城最灰暗的角落裏,受到世人不平等的對待與唾棄;他們往往是貴族們買來當奴隸的,地位十分低下。
而被貴族們買走的昆侖奴,大多數終生成為他們的家奴;而有些昆侖奴自外城入京,並不會成為貴族的家奴,他們可能是水手、小販、遊民,或是擁有一身絕技的琴師以及藝術家。
而這個故事,便是描述一名擁有天仙絕色的漢人,由於在很小的時候便讓家人拋棄,讓一名昆侖奴隸撿回家撫養長大,成了昆侖奴的他與一名貴族親王相戀的故事-- 第一章
那年臘月,大雪紛飛。
過分寒冷的氣候,讓京城家家戶戶都緊閉門窗,十年未見如此嚴寒的大雪,就像欲凍僵人的猖狂,讓一向熱鬧非凡的市井大街一片蕭瑟索然。
位於京城東麵,有一處占地百裏、金碧輝煌的大宅。宅子的大門匾額上題了三個龍飛鳳舞的字--“王府”,其為當今聖上的第六位胞弟王李琰的宅第。
李琰,一個讓人敬畏又仰慕的名字。
不同於一般皇族親王的糜爛,他手握兵權,終年在外域為朝廷征戰,戰績輝煌,名聲顯赫四方;因為他的驍勇善戰,外族俯首稱臣者不計其數。
李琰的為人更是恢宏大度、魁偉英武,其威望在人民心目中,甚至高過終日於皇宮內戲玩嬪妃的皇帝。
不過,許多人都猜測著王或許有朝一日會起兵造反,但英勇無比的李琰現已過而立之年,卻隻是年年馳騁沙場,為國爭光,絲毫沒有掠奪天下的雄心。
那年冬令,就在人人過著安逸的太平日子時,李琰在斥退蠻夷、鞏固好東北遼西一帶的邊防,命其大將王吉昌駐守之後,便領著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班師回朝。
李琰要回京一事是轟動朝野上下,滿朝的文武百官,就連聖上都已從立夏之日望眼欲穿地等了他快半年,如今卻仍不見他的英姿。
那麼究竟李琰人是去了哪裏呢?
王府
“膽敢這樣忽視天子的命令,一回京就躲得不見人影、銷聲匿跡的人,大概就隻有六哥你了。”
一名笑臉吟吟、穿著光鮮衣裳的英俊公子,他手持靛扇,對著正在書房內專心揮毫、默不作聲的兄長說道。
埋首於書案前的李琰神色凜然地抬起頭,覷了眼這名有點玩世不恭的男子後,低聲道:“琛,將那邊的字帖拿來。”李琰伸手比了比李琛背後,擱置在漆黑木櫃上的名家字帖,他命令完後隨即又不動聲色地低頭去寫他的字。
對於兄長目中無人的行為實在是感到歎為觀止。李琛遞上字帖後,就自動自發地坐在李琰的身邊,眼睛眨也不眨地瞧著他。
對於他這個同父異母的親哥哥,李琛是打從心底佩服;放眼當今的十六位皇子中,性子頗倔的李琛在小的時候對誰都是不理不睬的,但卻唯獨喜歡親近個性豪放的李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