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風流聽無聲》作者:薇諾拉

文案:

這是一段曆史,也是一段江湖。

用的無非是“亦古亦今、脫線八婆”的口水風格。

寫的無非是“皇室操戈,帝位之爭”、“受縛殿陛不如策馬於紅塵”、“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神馬的俗事。

閱讀提醒:本文內秀得很。勞煩看官們耐著性子多讀上幾章,便知這武大郎一般糟糠狗血的文名兒不過是幌子,實則應了那句“我很醜但我很溫柔”……

內容標簽:宮廷侯爵 江湖恩怨

主角:簡森,季米,倪珂 ┃ 配角:裴少頡,羅汜 ┃ 其它:

【第一部】荒蒲

1、第 1 章 ...

我不喜歡紛爭,可是紛爭喜歡我。

我喜歡坐聽風吟,可是人家勸我當心,別吹出沙眼。

1

我娘是當今皇後。有我娘在的後宮,和曆朝曆代的後宮都不一樣。如果說後宮是隻為皇帝一人蓊鬱的花園,那麼自打我娘被種進那片哀感頑豔層出不窮的黑泥厚土,六宮粉黛便一夜之間全被襯成了白菜。唯有我娘奇葩一朵,盛開得轟轟烈烈,傲睨自若。我的父皇在我娘盈盈秋波的頻繁挑唆下,當真把那些白菜全都攆回家種白菜。實在鐵石心腸。

世人皆說我娘定是一隻千年狐妖,妲己附身褒姒轉世,遲早紅顏禍水,喪國殃民。然而不管那些含酸帶澀的紛議究竟緣何而來,我娘作為一個娘,基本還算表現得可圈可點。當她得悉從精Zi漸漸長出人形的我是龍非鳳的時候,高興不已,思前想後為我取名為“簡森”。她告訴史官,她最喜歡“森”這個字。因為她寄望於我有朝一日,木秀於林。

綜上可以推斷,即便我娘是一隻狐妖,也是一隻很有文化的狐妖。

可是後來有些膽大包天的人,居然公然質疑起我娘的文化水平。他們告訴她這個成語還有下半句,她的一知半解,反倒像是對我的詛咒。既缺文化,也缺心眼兒。

我娘聞言嫵媚一笑,嬌聲說道,你們怎麼知道我不是那麼想的呢?

很多忠心耿耿的老臣日漸不滿我父皇不理朝政隻醉心房事的奢淫作風,時不時大煞風景地遞道折子循循善誘,告誡他物壯則老月滿則虧房事行多了容易英年早逝。也許正因為文臣的勸諫方式屁話連篇,又酸又腐,我的父皇不僅充耳不聞,反而變本加厲,越發忘乎所以俾晝作夜。

結果,不得了,武將也惱了。而且惱的那個不是別人,正是我父皇最器重最信任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個坑裏的土鱉”的,費將軍。

如果要為他們摧枯拉朽的革命友誼纂一本書,書名叫《我與帝王不得不說的故事》,那麼弁言部分一定得不吝紙墨大書特書多年前我父皇的一次禦駕親征。唯一的一次禦駕親征。宮裏的人對那段曆史同聲攜氣般選擇了噤口不語。一來是我父皇好麵子,他不喜歡別人提及那些他身陷敵營身負重傷的悲糗往事;二來是我朝的史官們完全沒有仿效先賢的覺悟與打算,缺了命根子還在大獄裏奮筆疾書的行為在他們看來是十足的傻帽。所以那段曆史,像堆砌城牆的千年老磚一樣,似乎與晴朗白日同輝同在,似乎又會在某個疾風驟雨的夜晚,刹那風化殆盡。

我父皇被囚以後,就在文武群臣一籌莫展都認定即將改朝換代打算審時度勢各投明主之際,當初還是一介菜鳥小兵的費將軍,一頭紮進敵營單騎救主,愣是把快歇菜的我父皇從羌人的手裏給搶了回來。費將軍因此一戰成名,同時還順藤牽瓜撈了一個全天下最牛掰的“哥們”。

野史都是很葷的。因為葷,銷量一直居高不下,民間流傳度也很廣。大抵每家每戶都會私藏那麼幾本,用來當作洞房花燭夜的示範教育讀本。而且也全然不必擔心這些有趣的書籍,會因為內容低俗影響惡劣突然惹惱當局被勒令召回和銷毀。據我所知,當朝的許多一品大員對它們也是愛不釋手倒背如流。對一個質量一貫不高不能再沒有數量保障的民族來說,性啟蒙是很重要的。雖說實踐出真知,但是理論結碩果的指導作用依然不容小覷,在成人電影因技術限製沒有鋪天蓋地的時代,不得不說,野史的存在,便是那民族振興的一道曙光。

我記得很多野史都繪聲繪色地描述了當時費將軍如何提著一把大刀就闖進了外臣禁入的皇宮內院。版本繁多,細節各有春秋參差不齊。不過就其本質,卻是千篇一律地要闡明費將軍早就與我娘眉來眼去珠胎暗結。其實事實真相遠沒有那麼複雜:那日費將軍一邊砍瓜切菜一般,劈倒無數妄圖阻攔他進宮的大內侍衛和宦官宮女,一邊扯開嗓門大吼,“妖妃惑主!當殺!當殺!!!”

我娘正在後花園裏午休。剛生下我不久的她,喜歡把自己像團大棉花似的晾在明晃晃的大太陽底下坐月子。她產後恢複的速度即使用現代醫學的眼光來審視也能堪稱奇跡。身材仍舊很少女,皮膚仍舊很彈性。一張俏臉似乎永遠停留在了她最美的豆蔻年華,沒長一塊妊娠斑。而我父皇,也就是那個短命的皇帝,為了討得產後明顯開始性冷淡的我娘的歡心,正在關雎宮裏幫她的小肚兜逐個鑲上花裏胡哨的蕾絲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