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第一章 ...
從搖光的都城兆京到全國第二大城市上繚,綿延數千裏。從西向東,即使一路直線,也要穿過平原廣袤的江城地帶,走過永平的丘陵,穿越容城的濕地,翻越南嶺的重重山巒,渡燕水,跨平州,行過玉格城,遠過凱州,才能到達上繚,而永昌府便在這貫穿東西一線的平州內。
永昌府並非像它的名字一樣,世世代代昌盛繁榮。幾年前,群雄逐鹿的戰火,雖沒有直接燃到永昌府境內,卻因亂世動蕩,人心思危,而疏於治理。田莊減產,難民流入,一切的不安定因素,讓永昌著實慌亂了幾年。
然而之後,搖光一統天下,玄帝繼位。玄帝治國,秉持嚴以馭吏,寬以待民;極於揚善,勇於去奸;減緩苛捐,勤於撫恤的經韜緯略。而永昌府便也在這戰火平息,天下澤被的環境中,耕地漸漸曾加,人口趨於穩定。
%%%%%%%%%%%%%%%%%%%%%%%%
玄帝三年,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燈節。永昌府內,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整個永昌都籠罩在一片流光飛舞的異彩中。
每年的燈節,家家都是要提前上一個月準備的。月餘的采買和裝飾,為的就是這一夜的閃耀和燦爛。每家每戶,都不會怠慢,因為這晚燈掌的越明亮,越炫麗,就預示著這一年的日子會愈加閃亮紅火。當然,這種祈福的方式,也帶來了鄰裏間的攀比炫耀。因此,每年到了此時,家家戶戶都不惜砸下重金,為的就是在今夜能有個好的彩頭,保佑接下來一年的富貴吉祥。
而這永昌府每年的燈魁,並不落於永昌城內。而是,在永昌城幾十餘裏外的一個叫作十裏鋪的地方。這裏有一戶李姓人家,家族世代秉承著“讀書明禮,入仕為官”的祖訓,曆代便出了幾個有名的人物。而最近一個,便是玄帝元年的第一位金榜題名的狀元——李家現今的長子:李如是。
如今,李如是入朝為官,拜為上卿,而整個李家也因此聲名遠播,永昌府境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今歲的燈節,李家更是因得了朝廷的封賞而愈加操辦。整個李府上下,處處琉璃光華,燈花彩絹,一片五光十色把年節的氣氛撩撥的更加旺盛。
此時,永昌府的很多人都湧在了李家府宅的外麵,等著看李府晚時的煙火。而府外人頭攢動的等待,並沒有急催了府內觥籌交錯的爛漫風情。李府內,李老爺子,攜著另外的二子和親眷,並一些故友,菜品三尋,酒過盡興,才吩咐自己的次子李如非道:“如非,著人去點煙火吧。”
李如非領了父親的吩咐,繞過回廊,走到盡頭,便對一小廝說道:“去把煙火點起來。”
小廝領命後,便一路小跑的到了放煙火的空地,大喊了一聲:“放煙火!”
頃刻,“嗖,嗖”聲響中,天空綻放起絢爛的煙火。夜空霎時被這火樹銀花,光樹千叢照得繽紛。忽而,一個炫麗的火球騰起,升入半空,瞬間千萬金絲在漆黑的夜空四散,宛如仙子發上的珠花跌入凡間。這一幕奇景,引得地上觀看的人群陣陣喝彩。
李家老爺子——李興重,一時也捋著胡須,開心地對身旁的二子說道:“如非,如遺,今年這“金歲花開”果然是煙花中的仙品。美哉,壯哉!”
“父親。”李如非湊趣道,“這‘今歲花開’是如遺專門為您挑選的,取年年歲歲,花開富貴’之意。”
“如遺。”李興重看向一旁的小兒子,今年隻有十五歲的李如遺,誇讚道,“你真是越發懂事了。你天上的娘親若有知,亦會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