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泛人類史與機械入侵(1 / 2)

造物主在這顆星球上留下了多個選擇,科學與魔法以及一分為二的兩大高等種族—人類與精靈。人類與精靈的曆史,即為“泛人類史”。

精靈與人類僅僅存在細微的區別,以及能力使用上的絕對區分。人類使用科技,雖擁有魔力本源,但多數人類難以喚醒並且使用這股力量,因此這也是促進人類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精靈,使用魔法,精靈的生命力與魔力來源是相互關聯的。兩大高等種族都自認為“造物主嫡係正統”,因此種族戰爭從石器時代至今就沒有停止過。

近世九七零年,人類科技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結合人工智能與機械科技,具有模擬人類思維以及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機器人”誕生,人類寄希望於構建機械大軍對抗魔法日益發展的精靈族。然而,人類失去了對機器人的掌控,暴走的機械軍團在一位擁有超級芯片的機械首領的帶領下,向人類發起了進攻。精靈族對此感到慶幸,不料,機器人“無差別”的軍事行動使得精靈族遭遇了與人類相同的情況。

由此,人類與精靈之間的戰爭暫時停止了,全球開始了生死存亡的保衛戰,抵禦“機械入侵”的序幕,就此拉開。盡管如此,人類與精靈也並未能夠完全消除隔閡,長達千年的種族隔閡也僅僅能夠暫時的擱在一旁不去提起罷了。

軍事統籌委員會,人類與精靈不得已建立了共同的軍事指揮機構以應對“機械入侵”,但全麵的經濟合作卻並未完全展開,甚至是兩國的市場貿易也僅僅是出現在邊境地帶的幾個邊境城市。兩國的腹地區域依舊是停留在過去的狀態,相互敵視的情況依舊普遍存在,雖有些緩和,但並未化解。邊境城市的市場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兩族文化的傳播,兩族統治階層並未實施文化禁令,因此邊境城市出現了較為適宜的文化交流氛圍。

新世紀,又稱“冰世紀”,機械入侵伴隨著全球冰河期,寒潮與波及整個全球環境日趨惡化泛人類族群以外的低等物種大量滅絕,機械入侵蠶食著泛人類種族的生存區域。機械入侵之後的第三十一年,泛人類族群的控製區域已經大縮小了,所有作物種植區域基本都被機器人控製。人工培育養殖技術維持著泛泛人類族群的食物來源,科技維持著泛人類的基本生存條件。

這也是精靈族向人類進行相對妥協的一個原因,魔法在此層麵上難以媲美科技的強大,但精靈族的依賴於魔法的醫學水平擁有著淩駕於人類醫學的強大,因此人類也向精靈族進行了相對的妥協,兩族合作後,精靈族的醫學技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類族群的死亡率,在抵禦機械入侵時能夠最大效率的提高軍隊的存活率,減少人員傷亡。

機器人的首領,代號探索者維克托,也被人類成為“始祖機械”為機械先驅的邁克魯斯•陳所製造,深度學習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最終值得它擺脫了人類科學家的控製,並控製著機械製造工廠和大批的機器人,對泛人類種族發起進攻,“泛人類清洗計劃”,由此而生。於機械而言,這是場革命,於泛人類種族而言,這還一場災難,由人類手中誕生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