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貓同人)江山·誓言》作者:燭星/Gelmir【完結 番外】
強強, 近代, 軍旅
-
光複山河,還我泱泱中華。
近代鼠貓文,主角為展昭、白玉堂,第一配角陸仁嘉。時間跨度非常大,從上世紀20年代末一直到本世紀初。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篇文,很多曆史事件作者都用心考據了的,雖然不能當本文是教科書,但也很長見識。
本文包括:
前傳·當時年少——展白二人在黃埔軍校時期的故事
正文·上部 ——抗日戰爭至解放前夕
正文·下部 ——新中國成立後至新世紀初
番外(3篇) ——惡劣夫夫三十八問、恰同學少年之初見、女兒心事
前傳·當時年少
(故事發生在1928年到1930年這個時段,是《江山·誓言》裏麵的兩隻的學生時代的故事。)
黃埔長洲島位於廣州市區東南,是一座山巒起伏、樹木叢生、四麵環水的美麗小島,島上築有炮台多處,構成自古以來長洲軍事要塞。
自1924年黃埔軍校創立以來,曾先後續辦五期。1926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後,正在伍不久的第五期學生也因北伐戰爭需要而部分調去武漢分校直至畢業。此時又為適應北伐之需要於1927年繼續開辦了第六期。
奠都南京後,蔣介石曾下令將黃埔軍校遷往南京,改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同時命令當時在黃埔訓練的第六期學生也要全部遷往南京,並決定黃埔軍校在第六期畢業以後停辦。後因故又開辦了第七期,於1927年8月開學,中途因蔣介石下野曾一度中斷學習,1928年5月複課。
1
1928年 6月。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
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作奮鬥的先鋒。
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的民眾,攜著手,向前行,路不遠,莫要驚。
親愛精誠,繼續永守,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校歌碑前,有個年輕人背著包袱正打量著,嘴裏還嘟噥著什麼。
“死老頭,小爺我真那麼讓人不放心麼?不就是沒趕上船麼,什麼叫我留在香港一定會學壞!”白玉堂對著石碑運氣,對於他家老頭子的安排顯然非常不滿。本來如果不是他搞錯了時間——這件事白玉堂認為不怪他,是老哥的那塊洋懷表的錯,他現在已經報道完畢一切搞定,結果等他到碼頭,船早開得沒影子了。
趕不上船就趕不上學校開學,再重新申請又要一段很長的時間,白老爺子怕小兒子在香港的花花世界不學好,就運用自己的關係,給白玉堂在黃埔軍校第七期裏麵辦了個插班。
白家老爺子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用軍校裏嚴格的紀律管束這個浪蕩子,反正出國也是要送他去軍校的,先在國內把他那張牙舞爪的性子收收也不錯。
剛才門口的衛兵說從這裏這麼拐那麼彎就到了那個什麼教務處。白玉堂四下望了望,房子都長得差不多,到底往哪裏拐啊?他試著往其中一個方向走去,轉了兩個彎兒還是沒有看到衛兵說的那個什麼教務處。找得不耐煩,煙癮也上來了,白玉堂從兜裏翻出煙盒,磕出根哈德門叼在嘴裏,劃著火柴點燃,邊走邊左右打量著不時出現的標語刻碑,什麼親愛精誠,和衷共濟;精誠團結,臥薪嚐膽;以血灑花,以校作家……等等。
老頭子的這步棋是啥用意他知道,大概是覺得自己不濟了,想保住白氏家族的地位,大哥雖然腦子好但是身體弱,做個生意什麼的倒是能賺得盆滿缽滿,但是沒權就沒錢、沒槍就沒權的道理,老頭兒早看了個通透,既然老大沒盼頭了,希望自然就寄於自小就惹禍搗蛋的他這個小兒子身上;而且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是老頭子的信條,遲早他白玉堂還得留洋鍍層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