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皇上的注意,皇上愛用老臣,見賈代善的孫子有個出息的,樂了,加上王子騰一個勁兒說好話,大筆一揮,讓賈璉在禦前行走。三年後,在翰林院考了庶吉士的賈璉外放了。
於是在內宅跟王夫人撕的天昏地暗的王熙鳳隻得包袱款款的跟著丈夫外放。
把這個性子辣的胳膊向外拐的侄女弄出京了,王夫人喜極而泣,第二天就去了廟裏還願,還帶著寶貝疙瘩賈寶玉。
至於賈母不同意?那你自個兒去跟朝廷說唄。
賈赦深知留在府裏沒用,一力承擔了賈母所有的火力,掩護兒子出京。王夫人佛口蛇心,說著要和好,把一些好東西給了王熙鳳。回頭一出京,賈璉就請了當地的大夫來查看這些東西,找出了不少有礙子嗣的“好東西”,都是她那親親姑媽送的。
王熙鳳不信,姑媽雖然絕情,可也沒到這種地步吧!
賈璉也懶得管,由她自己折騰。最後王熙鳳給嬸娘袁氏去了信,和王夫人徹底撕破臉了。
不管榮府如何雞飛狗跳,賈璉上任後,那是忙的焦頭爛額。他上輩子從未做過官,好在出發前拜訪了舅舅張文景,舅舅給他推薦了幾個幕僚,堪堪能支撐。
賈璉外放,王子騰自然不會讓他混的比賈雨村還差,做的是金陵知府,剛好是賈雨村被參了以後。賈璉才懶得管薛蟠的官司,不過在看見“薛蟠已死”的宗卷後,他嗤笑兩聲,回頭就叫人給薛家去了封信,拿了三萬兩銀票後,把結果改成薛蟠管教不嚴,致使馮淵重傷,罰銀千兩。
賈璉做官不亦樂乎,連任六年知府,期間王熙鳳生下賈巧姐一隻,大胖兒子一隻,把遠在京城的賈赦樂得,天天在小花園子裏聽小曲兒,念叨大胖孫子。順便還把林如海的喪事辦了,不過這回賈府無人可用,林黛玉隻得獨身上京。——至於林家的財產?不拿白不拿,自己拿了,還能對黛玉妹妹好點兒,王夫人拿了,隻會催黛玉妹妹的命。
當然,在賈璉的建議下,林如海早早給黛玉定了親事,定的卻不是賈寶玉,而是某個姑蘇本地的世家,林如海的好友的嫡次子。林家一部分財物隨黛玉上京,大部分封存在姑蘇老宅,將作為黛玉的嫁妝。嫁妝單子,黛玉自己一份,官府一份,賈璉這裏一份,還有林如海的好友,黛玉公爹那裏一份。
與黛玉同行的,還有林爹上折子向皇上求來的有編製的嬤嬤兩個。這兩個嬤嬤日後會把賈寶玉和賈母氣得吐血。當然,還有欣喜於黛玉做不成自己兒媳,卻時不時被膈應的王夫人。
六年任滿,賈璉全家入京做了京官。由於賈璉官職比二叔還高,賈政久居榮禧堂的理由也沒了。壞心眼的賈璉聯合好基友賈珍開了祠堂,擺了二叔一道,威脅要麼分家,要麼上折子狀告賈政竊據正堂。
分家賈母自然是不許的,賈政隻得搬出榮禧堂。不過賈璉也沒住進去,畢竟他不是國公呢。
鬆懈下來的賈璉又發現家裏有人作死,參與奪嫡,還是他親親祖母和假正經二叔。這可不行,奪嫡一個不好,全家都被連累了。不過賈璉也沒辦法,龍椅上的那個都不是承平帝了,新皇自然也不是那個。而以他的眼力,根本看不出誰會上位。最讓他無奈的是,賈珍這個二缺也參加了,拉都拉不回來,還想把他也拉進去。
賈璉不知後事,抱著也許他們成功了的僥幸,冷眼看著。∮∮
結果理所當然失敗了。
賈家即將抄家,賈母死了,賈政說“家裏的事我都不懂,都是我大哥侄子當家。”賈璉嗬嗬一笑,說:“我年輕不知事,父親一直住在馬棚那邊,隻知道玩小老婆,家裏的事也不摻和、我祖母是個能幹的,她偏愛二叔,啥事都告訴他。”
新皇眼睛不瞎,加上賈璉做事對他胃口,又需要安撫一下這些老臣,就把罪名集中在賈赦賈珍賈政身上,流放三千裏。賈璉奪了官。
說是流放,賈璉使了銀子,把賈赦、賈珍換了回來,和老爹賈赦扶靈回了金陵。由於賈璉曾在金陵做了六年知府,以他的情商,上下都打點的很好,這回一回去,也被熱情歡迎。最後憑借自己的人脈,三年後又起複了,最後在京裏做了個不大不小的官。
至於黛玉等一幹女兒,除了黛玉出孝後早早出嫁,王熙鳳和賈璉勉強過下去了,賈巧姐嫁了個金陵本地的官宦人家,其他與紅樓一書相差不大。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