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白狐》作者:子浮

簡介:一個神怪故事,一個悲歡故事,一個幻滅故事,一個令人動心的故事。

十年前火裏化骨成灰的那隻白狐,是否又回了這濁黯紅塵?塵世輪轉,不過為恨而生。

山裏村落,少年男女無故失蹤,小道士癩子奉師命下山捉妖,本是豪情如湧,待得遇見那弱不勝風的書生阿蘇,方知這紅塵萬丈,一入,一踏,便是半點不由己,沉浮全在天。再有那小和尚至心,清秀可憐,一心向佛,卻於大師戒空身下婉轉承歡。戒空愛欲纏身,卻道是至心亂他修為害他淪道。罷罷罷,紅顏禍國、美色殃人,從來如此。人世佛界,均穢氣衝天。

至心苦苦抓住癩子給他的一絲暖意,那狐妖輕輕一笑,卻是識透了這荒唐無邊,誓要度他看破這愛恨嗔癡。何者為妖,何者為佛?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憐,世人無眼,認人為妖。火光漫漫,搖曳生姿,至心如十年前那隻白狐一般,於火中呼號--世間無情,錯生為人。聊齋豔談,絕妙文字,談情說禪,哀豔淒絕,風流韻味俱在其中。

第 1 章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說這話的是村口的老王,他總喜歡撥撚著不多的胡須搖頭晃腦。

大抵是如此,想現下正值戰末,荒野千裏,孤墳不獨,縱使是這人跡罕至的山裏村落也難免淒涼。更何況這山中又有狐妖作祟呢!

那是半月前,這山中不知何故就有些個少年男女無故失蹤。這村子喚做東浮,從村頭到村尾統共不過百來餘戶。一徑算下,村頭至村尾失蹤的男女亦有九人了。每次俱是夜半失形,複天明才得以尋獲,尋回的不過一具幹屍,身體膚發尚存,唯血液精氣俱失。道是形跡恐怖,詭異絕倫。一時下,村子裏人心浮動,皆言是狐妖再現。想這村子十年前也有妖狐作祟,幸甚,當年被西山上冷橋觀裏的觀主,合十道長給收了。

如今,十年過去了,也有些年頭,人們忘了那狐狸怎生的哀號淒泣,怎生的在火裏掙紮。又是怎生的化骨成灰。一些兒個,挨著的恐怖記憶卻敵不過那時的快意恩仇,至今日,又有狐妖作祟,方才揪出心底的膽戰驚懼。又是上得西山求了那合十道長再次收妖。

道長老了,不肯下山,差了自己的小徒弟前去。

小徒弟今年整好十八,沒有法名,被同門裏頭的師兄弟們一徑打小就呼來喝去的喊做癩子。癩子是渾名,其實他頭上沒有一個癩子,倒是青絲萬縷,挽著發髻,襯得他身板挺拔,那臉兒模樣也就愈發的清俊可人。山中歲月,蹉跎漫長,莫說那山下的姐兒妹兒愛他生得俏,就是這觀裏頭也有些個挨不住清苦的道士,合轍在心裏偷偷地念叨他青春迫人。

人生七苦,六道輪回,不是人人都消受得起古佛清燈。

不若,偷得浮生閑,在心裏打個小九九,到底也就不枉這世上走一糟了。

今日裏,正逢初八,黃道吉日。那褂上說的是萬事皆順,易通,唯忌火光衝天。

有了合計,合十道長喚了一眾徒弟,拜了祖師爺,便送了癩子出觀下山。

替天行道,斬妖除魔。

在心裏默念了當年入門時師傅所說的教訓,癩子就出觀了。

正值黃昏,西山上楓紅連天,夕陽如火,晚霞如煙,這一片妖紅,全全障目,直叫人看不見天,也看不見地。飛跑下山,癩子忍不住仰天長嘯。他是少年心性,初初下山,將要行的又是驚天動地的大事,難免豪情翻湧,可他哪裏得知,這紅塵萬丈,一入,一踏,便是半點不由己,沉浮全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