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審訊室的監控室裏,汪洋看著甘萍萍問道:“這麼看來搶劫物品是這小子故意做出來的誤導我們的,但你覺得這個王偉為什麼會偷拍她六個月之久才動手?”
甘萍萍笑了下說:“其實這是跟蹤狂情緒崩潰,實行過激行為的臨界點。”
我不解的問:“跟蹤狂?你的意思是他跟蹤偷拍荊瑩六個月不是為了踩點兒?”
甘萍萍肯定的看著說:“是的!當然了,我並不懷疑王偉是最有可能殺害荊瑩的嫌疑人,但是我基本上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跟蹤偷拍不是他的謀劃,這隻不過是心理疾病的一種表現。我曾經為了創作一個癡情成疾為男主角的小說還大量研讀過跟蹤狂的心理和表現,整個事件中唯一你要是說有經過謀劃的地方就是他事後製造入室搶劫現場來誤導我們了。”
汪洋好奇的說:“哦?那大作家給我們科普下吧。”
甘萍萍繼續說道:“首先要說死者荊瑩,她很複合跟蹤狂喜愛的女性特征,她在和王偉分手後的大半年的時間內一直處於單身,但她並沒有和父母同住,而是選擇自己租住在衝霄豪庭,雖然她現在是霧都市電視台知名欄目的記者,但我也了解到,她直到現在為止也沒有轉正,所以收入應該也不高,而這三條都是跟蹤狂特別感冒的三點。”
葉倩失落的說:“這三點我也都符合啊!我怎麼就沒見著誰跟蹤我呢?”
汪洋吃驚道:“你這孩子怎麼還盼著招流氓呢?”
楊毅由衷的評價道:“這是饑不擇食啊!”
甘萍萍樂了一下說:“其次就是年齡段,易被跟蹤的女性大多都在二十至二十四歲之間,這個對於已經二十九歲的荊瑩可能是個例外,但別忘了荊瑩和王偉的關係,他們之前可是戀人關係,這種情況是最為常見的跟蹤狂案例中的一種。我們再說說大多數跟蹤狂的年齡,他們大部分是年齡比被跟蹤者稍微高一些的男性,而三十二歲的王偉剛好符合這點。他們性格特質上屬於老百姓俗稱的小心眼兒,而且多少有些偏執,占有欲比較強,嫉妒心也很重。當然自私也是這類人更為主要的特質,他們不會太估計別人的感受,我不知道在這六個月的跟蹤中,荊瑩自己有沒有發現過他,但我想說的是,即便荊瑩發現了她自己被王偉跟蹤,王偉也應該也不會收手,這類人很執著,因為他們要不想通過這種自認為的堅持可以達到失而複得的感情,要不就騷擾消耗對方的毅力,通過這種猥瑣的方法,很自豪的向對方表達心意,你看!盡管我們分手了,我還對你癡情一片,我們實際上並沒有分開啊,隻不過是在以另一種方式團圓。我現在越來越肯定他就是凶手的原因正是那張距離現在時間最長的照片。”
我說:“你是指六個月前的那張麼?照片上好像沒顯示出有什麼疑點吧?”
甘萍萍說:“不是照片內容,而是照片時間,對於這類人而言,這種猥瑣的跟蹤行為一旦持續六個月不僅會成為習慣,而且還會達到癡迷上癮的地步,就跟你們抽煙的感覺一樣,不自覺的便會點上一根。說白了這是一種精神抑鬱問題,通常是被拒絕之後爆發的,剛好我下午了解到,王偉多次企圖和劉梅合好,但都遭到了劉敏的拒絕,我想導致王偉心理瀕臨崩潰的便是他得知荊瑩找到了新的男朋友,聽說她的男朋友對荊瑩本人特別好,而且在荊瑩同事劉梅的眼中他還是個暖男,不僅照顧荊瑩,還很照顧她自己,你們看看這些偷拍的照片中,有很多是荊瑩和她現任男朋友甜蜜的畫麵,這足以讓王偉醋意大發,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性嫉妒’,是雄性動物爭奪雌性動物失敗後的沮喪感,也叫喪失交配權,這種負麵情緒的反彈足以讓他采取偏激的行為,因為在這類人的觀念裏,往往是既然我得不到,那我便毀了她,誰也別想得到。”
劉不雲說:“放心,我不會這樣!”
甘萍萍紅著臉說:“你給我閉嘴,你現在有點兒要步入跟蹤狂行列的苗頭了。”
我故意明知故問道:“對了,你下午怎麼跑到這兒來了?”
劉不雲支支吾吾的半天沒說出話來,楊毅一把奪過劉不雲的手機開始翻看,劉不雲忙用他那並不靈活身體追趕楊毅,企圖奪回,楊毅一邊躲閃一邊做鬼臉突然驚叫道:“甘姐,真有你一張照片!”
所有人都吃驚的看著劉不雲,汪洋說:“我擦!惡魔在身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