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喜事和喪事(完本)(1 / 3)

兩個姐姐達成了協議,弟弟和妹妹就變成了可有可無的了。不,或許應該這樣說,在失去了利用價值之後,我們兩個年輕人,就不被當作有話語權的存在。

她們兩個接下來便用很隨意的態度討論起了我和高欣的婚姻問題——婚後的人才被當作成人,婚姻本身變成了一場隆重的有豐富內容和形式的儀式。

說起來,這件事情我也是第一次,總覺得被別人當著麵這樣討論太過於羞恥——高欣的感覺大概和我是一樣的。

當她們討論到彩禮該如何分配的時候,高欣和我都已經如坐針氈了——我們兩個都被這種豐富性擊垮了。

事實證明,代溝絕不是僅僅因為年齡客觀造成的——相互不了解不是代溝的主要原因,各自囿於經驗缺乏溝通的固執才是,她們兩個人直接切換到了各自家長的語境之中,把我們都當做孩子一樣安排好了,自然讓我們有些難以接受。

即便高欣本質上是恨嫁的,都覺得接受不了這樣的態度。

偏偏這兩個人都是一副我是為了你們好的態度——哪怕她們曾經也被這樣輕視地對待過。

所以這頓飯吃到最後不歡而散,到了最後我頭腦冷靜了才發現,高敏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至於我姐姐以及其他人,很有可能都被她牽著鼻子走了。

要承認自己是個容易被耍的幼稚人對我來說本來不算什麼,但是麵對這個事實還是容易讓人沮喪。

高欣似乎被高敏激發了反叛心理——我不知道之後高敏以及她的父母又對她說了什麼:她跑來和我說,不如我們兩個未來一段時間裏相互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便於大家冷靜地思考——結婚是不是一個正確——或者說迫切的選擇。

對我來說,這樣一個問題的提出來,反而算是強迫我麵對這樣一個嚴肅的現實——畢竟本來我可以裝作沒有這回事的——就好像讀書這件事情其實很平常,但是高考就是人生一次重大的事件——談戀愛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是結婚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以前這種量變到質變的過渡是通過時間積累的,結果到了我這裏,因為劇情太多,積累得未免太快了。

同宿舍的家夥們在夜聊的時候就說過:(大學以以前)沒有談過戀愛的家夥畢業後一談戀愛就容易徹底淪陷,被押進婚姻的俘虜營——針對的似乎就是我。其他經驗豐富的浪子們總是會讓自己免於處於這種窘境,他們有足夠的心理建設,所以看上去老是追求愛情的家夥一般都會最晚結婚。

因為他們見識了各種繁華之後,疲倦了才做出最終的選擇,不像菜鳥談戀愛直奔最終結果而去。

我雖然在高欣麵前的表現得非常隱蔽,但是我想她也會生出對男人天生的擔心,特別是我看上去比她年輕和“幼稚”。

是的,她有充分的理由說我幼稚,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我對於前途似乎沒有明確的方向。

她從這點上評價我在我看來真的是五十步笑百步,畢竟她自己也不清楚她將來要幹什麼,她自己的現在的路也是對她姐姐的亦步亦趨,更不要說對於讀博士這件事情她的焦慮,比我不讀研究生的焦慮更甚。

我作為一個從象牙塔步入社會的菜鳥,本能地對即將到來的陌生環境感到適應前的緊張乃是正常的事情,你自己在前途問題上毫無主見才是更大的“幼稚”。

當然,這些話我隻腹誹,絕不至於當著她的麵說出來,那就說明我真的“幼稚”了。

不過給彼此一點空間和距離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有理由住在宿舍裏麵,就不用擔心半夜高敏和高欣在我家裏麵遇見會怎麼樣了。

說起來,高敏和我姐姐談妥了之後,似乎忙於各種法律上的事務,一連好多天都沒有主動聯係過我,相反倒是我姐姐老是問我和高欣對於結婚相關的事情準備得怎麼樣了,什麼時候一起吃飯之類的——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她的應激性反應——為了緩解緊張的情緒給自己找點事情做:畢竟現在開始在事業上每天和高敏接觸壓力也是很大的。

我努力擯除各種外界影響,像是沒事的人一樣過了一周多,中間還和本科論文的指導老師就我的論文麵談了兩次。

說實話,我的論文沒什麼了不起的,隻不過注重數據的搜集和在猜想上特別大膽罷了,老師雖然感興趣,但是也不會讓我用理論和計算把數據和猜想之間加上橋梁,因此隻需要補充一點點必要的計算便可以通過——這算是我這段時間幹的唯一正經的事情。

就在我享受難得的校園清靜的時候,終於有事情發生了:王坤給我送了一張請柬,他要結婚了。

這簡直是一件不科學的事情,因為按照我們宿舍的理論,這個青年浪子應該浪蕩到女朋友肚子大了才會奉子成婚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