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富甲一方,哪怕是這大災之年,城中依舊熱鬧不減。

湘州在城外設立了施粥點,但是拒絕流民進城,隻有交付足夠的銀錢,或者本就是湘州百姓才可以通過湘州城的城門。

冷王和六皇子要到了,湘州眾官員早已做好了哭窮的準備,他們也聽聞了冷王這一路南下的諸多舉措,十分憤怒不解,聽聞其他州城得到的錢糧還沒有上一次的三分之一。其他州城肯答應,他們湘州可不行,怎麼說他們湘州都是南方的經濟命脈不是,那點錢怎麼夠!

隻是還沒等他們哭窮,朝堂上就發生了驚天大事,宰相,尚書,禦史多名大臣接連被革職查辦,當場除了烏紗帽下了天牢!沒錯,不是大牢,是天牢。天牢是什麼地方,進了那裏,基本上就是有去無回了。

很快關於這幾人的罪行就被昭告天下,其中以宰相白驍的罪行最令人發指,結黨營私,包庇下屬官員犯案,侵占民田,貪墨銀錢,甚至勾結外敵,樁樁件件當真是罄竹難書。

又過了幾日,又有十多名大臣借南方大災之際大肆斂財被下了大牢。這些當朝頂梁柱一倒,朝堂上頓時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當然,也有大臣上書,言在這動亂之際不宜大動幹戈,懇請聖上收回聖命,給諸位大臣將功補過的機會。

但是皇上的反應是拿出一疊書信當朝摔在大臣麵前。“朕確實在從輕發落,不然你以為你憑什麼還能站在這裏與朕說這些憂國憂民的話!愛卿可還記得這天下是誰的天下?”

求情的大臣展開書信,冷汗立下,兩股戰戰,這些都是他與宰相私下來往的密信。

“你們在做些什麼,不止百姓看得見,朕!同樣看得見!”皇帝手段迅速果決,不出三日,空缺出來的職位就被替代,朝廷各部運作正常,絲毫沒有出現紕漏。明顯,皇帝絕不是一時起意,這賑災一事怕是已成了皇帝的逆鱗,誰也碰不得。

消息傳遞的很快,等消息傳到湘州的時候,冷王和六皇子也到了城門。湘州諸位大臣臉上的表情可謂十分精彩,上有皇上的聖命壓身,下有殺人不眨眼的冷王,他們那點底氣早就跑的一幹二淨了。

“諸位大人,看來你們為賑災一事頗為煩心啊,這一個個笑得比哭還難看。”六皇子一開口,大臣們臉上的表情就更僵硬了,不是說六皇子的心腸最軟,最講禮數嗎?怎麼一張口這麼噎人?

冷閻部下的將士紛紛捂臉,實在抱歉。六皇子被我們王妃帶歪了!對此,六皇子的部下卻頗感欣慰,短短時日,六皇子已經頗有王妃的風範了。

此時的他們還不知道,未來的冷國曆史上將會有一位傳奇帝王出現,他接手冷國時,冷國剛剛結束了維持十多年的災難時期。

這位帝王不但禦下頗有手段,最具特色的是他生氣時從不在朝堂大發雷霆,而是嘲諷技能點滿,一句話一個坑,將人從頭坑到尾。

這位帝王十分得民心,因為他確實心懷百姓,將以民為本詮釋的淋漓盡致,也在曆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隻是談及六皇子這噎人的習慣師承何處時,老資曆的大臣紛紛搖頭歎息,不由得想起當年那神仙眷侶般的一對璧人,隻是可惜天意弄人。

☆、第58章 失蹤

湘州大臣不知道,他們已經在未來的皇帝心中掛了號,畢竟六皇子之上還有幾位有上位權且能力不差的皇子。

有了大臣的全力配合,賑災推行下來更為順暢。不久,長寧傳來消息,宰相以及曾經的孫廣源之女孫伶韻等主犯按冷國律法處以淩遲之刑,其他牽連者各按律法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