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自己有了一大筆巨款可以繼承,但陳慶之現在也還沒有打算馬上就像是暴發戶一樣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更何況,他其實還不知道該如何去改變。再加上他母親說了等過完年後,才會帶著他去一趟香港處理一下這些事情,所以他自然也不急。
接近年底那幾天,陳慶之和鐵牛兩個人倒是給自己找了一個活兒幹。這活兒自然是以前每年過年時候,他其實和鐵牛都會去做的。
這件事情,便是去小鎮街道上去寫對聯。對聯是每年過年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用到的東西,陳慶之寫的一首好字,以前每年放假之後,過年之前,都會去鎮上賣字賣對聯。
當然,以前做這件事去是因為想賺些過年零花錢。現在陳慶之已經不缺錢了,但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正好加上手有些癢,所以乘著過年前的幾天,陳慶之幹脆又拉上鐵牛出門去賣字去了。
陳慶之的字其實在宿舍都是眾人羨慕的。因為陳慶之寫的一手非常好的毛筆字,不管是小楷還是行書隸書,似乎信手拈來。在這年輕人普遍喜歡用鍵盤的時代,在這絕大多數學生寫字糟糕透頂的計算機網絡時代,陳慶之能寫一手好字,確實很讓周圍一般同學羨慕的。
陳慶之能寫得一手好字,這自然也是黃伯從小調教的結果。小時候他跟著黃伯,黃伯可是逼著他又是學武又是學棋又是學寫字,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陳慶之練得了一手好字。
後來陳慶之練武荒廢了,但棋藝和一手好字的功夫,倒是得了下來。不過棋藝和練字,倒是讓陳慶之的心性某種意義上得到了鍛煉。
陳慶之和鐵牛在年關前兩天,每天早上兩個人拿著買回來的道具,其實也就是紅紙和毛筆墨汁,外加上家裏的一張大長桌子。在天亮之後,便趕去了小鎮最熱鬧的街上,然後占一個非常好的位置,排開桌子,便給前來購買年貨的鄉民和小鎮居民開始寫對聯,賣對聯。
年關將近,家家戶戶開始為最後的過年做好準備,開始購買最後的年貨,所以從清早開始,小鎮的街道便已經開始熱鬧。
雖然大城市裏麵因為建築的原因,又加上西風影響,很少有人在自家門前貼對聯了。但在陳慶之他們所在的這種小鎮和鄉鎮裏麵,過年貼對聯的習俗還是非常濃鬱的。
盡管這些年有了機器代替人口寫對聯,街道商店也有賣對聯的。但俗話說,隻要東西好,就不怕沒有人買。而且,隻要建立起了口碑,貨物那就不愁賣不出。
別看陳慶之年輕,但他從中學開始,也就是初中開始,每年到了年關時候,就跑來這裏寫字賣對聯。這些年也算是在這小鎮上打出了名聲,不管的小鎮居民還是周邊的鄉村居民,每到年關開始買對聯時候,陳慶之的生意其實都非常不錯。每年通過年關寫對聯,弄個幾千塊錢絕對不成問題。
陳慶之的字確實寫的非常漂亮,行雲流水龍飛鳳舞,每一個字都筆酣墨飽,筆走龍蛇。更重要的是,陳慶之可以量身為客戶需求定製而寫,客戶需要什麼樣的對聯,他可以現場為客人提供。
這就能滿足客人的個性化需求,按照廣告營銷方麵來說,這就是他們的獨特賣點和營銷,有了這樣的競爭能力,那些賣現成打印都是“恭喜發財新年大吉”之類對聯的商店,如何能競爭得過?
此時,在熙熙融融的小鎮街道上,一個攤位被一大群購置年貨的人群圍著,好不熱鬧。圍在中間的,自然便是正在寫對聯的陳慶之了。
“小哥,幫我寫一個‘寒梅傲佇清骨獨瘦凜冬雪,賓客盈門杯盞推交迎暖春’的對聯如何?”一個老漢看著正在攤位上龍飛鳳舞的陳慶之,看著那一手好字,笑著說道。
“好嘞。”大叔你等一下,等我寫完前麵這六個人的,就輪到你了。一邊正在奮筆疾書的陳慶之一邊頭也不抬的回答道。
老漢聽到的他的話,隻是裂缺了門牙的嘴巴,笑嗬嗬道:“好嘞,我不急,你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