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夏的家,陳慶之倒是很老實。家裏也沒有其他人,。至於何夏那些叔叔阿姨都不在。何夏的父親,似乎又出差去了國外,偌大的屋子,就何夏的爺爺何書煌一個人在家。
何書煌的那些兒女在江城都有自己的房子。何書煌夫人已經去世了,所以平時這屋子也隻有何夏、何雨詩和何書煌三人住。
陳慶之自然知道屋子何夏的爺爺是什麼身份,雖然不緊張,但也算是有些拘謹。他沒有想到,自己來著大院裏麵,居然見到了兩位江北權勢大人物。
倒是何書煌一臉和氣,讓何夏自己去玩,然後他和陳慶之聊著一些問題。
其實何書煌對陳慶之也是很好奇的,也想很好的了解一下這個最新強勢躋身江城上層的年輕人。
江北這圈子並不是很大,陳慶之的快速崛起,躋身江城上層,很容易就被人知道。江城現在很多有能量的人,都知道了葉承恩已經將陳慶之推到了前台,成為了他的繼承人。
按照道理來說,何書煌這樣權勢大人物是不可能去關注陳慶之的。畢竟到了他這樣的地位和年紀,就算陳慶之開始冒頭,但在他們這些大人物眼裏,也還看不上眼。
隻是很多事情很難說得清楚,因為自己孫女和女兒的緣故,陳慶之這名字會偶爾在他耳邊提起,他自然就注意了。現在第一次見到真人,自然有些興趣。
一開始何書煌對陳慶之並不是很在意,但聊起一些問題時候,發現陳慶之居然能接得上。有時候在某些話題還能說的有些深度,陳慶之居然也能喝自己道上一點兩點,便讓何書煌來了興趣。
於是這一老一小,便開始東南西北的聊著這個時候,陳慶之一學期下來積累的知識終於派上用場了。
他這一學期圖書館可不是白跑的,積累的大量知識內容,足夠讓陳慶之的知識底蘊變得深厚起來。
雖然很多問題沒有何書煌這樣的老狐狸說的那麼透徹,看得那麼準,但也能說出一些亮點。特別是關於一些國家大事和國家一些方針政策上,有了巨量的知識積累,也能說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因此聊天的時候,讓何書煌眼睛忍不住一亮,越看陳慶之越是喜歡。他倒是沒有想到,眼前的年輕人知識量倒是很豐富,盡管對於很多問題還有些紙上談兵的嫌疑,可這也是難得可貴了。
聊著聊著,兩個人無意識提起了江大的校長。提到自己的校長,陳慶之倒是很真誠的奉承了幾句自。沒有想到何書煌倒是不客氣道:“我和那老家夥也是認識幾十年了。說起來當年我們還一起教書。”
陳慶之有些意外,何書煌看著他的樣子,倒是微笑道:“當年未從政的時候,其實我也是教書的,和你們校長還是同事。”
陳慶之這才有些明白為什麼何書煌知識那麼淵博,原來何書煌以前還是一個大學老師,這些年從政不但沒有落下,反而讓他的學識更深厚,難怪看起來有著一股學者的氣質。
何書煌很滿意的看著陳慶之,他沒有想到陳慶之如此年輕,居然具有如此深厚的學識,所以看著他也更多的帶了一絲欣賞和喜歡,笑著道:“你很不錯,嗬嗬,這樣的年紀倒是學識豐富,很難得。”
陳慶之對於麵前這個何夏的爺爺,倒是很尊敬。從剛才的交流中,他確實發現老者是一個很有知識很有底蘊的人,不管是談吐還是見識,都足夠值得他尊敬,連忙謙虛道:“何副省長,您過獎了。”
何書煌笑了笑,接著道:“既然何夏叫你哥哥,副省長的太生分了,你也跟著她叫我何爺爺吧。按照年級,我也應該算是你爺爺了。”
何書煌今年六十多歲了,陳慶之才二十歲出頭,算起來,叫爺爺確實不吃虧。然而,想著叫他爺爺,那和何雨詩的輩分,不就低了一截?
陳慶之腦子閃過一個念頭,不過看到何書煌望著自己,也隻是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開口道:“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何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