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段(1 / 1)

躲在正堂裏邊嗑瓜子。偶爾有人進來賀壽磕頭胤佑也大大方方的受下,用胤祺的話說,倒是裝得挺像個老太爺。

胤佑這回願意大辦,一半是抵不過成太妃的堅持,還有一般就是要把兒子女兒都給弄回來。現在幾個孩子不是自己有自己的家,就是在外邊野得不知去向。不找這麼個由頭,胤佑都快不記得自己兒子長什麼模樣了。

一場壽宴熱鬧得好,但熱鬧過後孩子們的日子還是要照常的過。弘曙現在忙,好不容易抽了幾天空哪兒都沒去就在府裏伺候阿瑪過壽,現在就更忙了,這天一大早在東院這邊請了安,連早飯都沒來得及吃就出門了。

令儀比弘曙稍微好點兒,等壽宴過後又多住了一個月才收拾東西回蒙古。現在她也是兩個孩子的額娘,而且達爾罕王府裏的騎兵都被她攥在手裏,那都是一天不操練就不行的事兒,她實在是多留不得。

弘倬倒是不急著走,這幾年沒在家好多事都是弘曙在扛著。當初走得時候總覺得府裏沒什麼要自己操心的,可那天過壽的正日子,他眼瞧著自家阿瑪怎麼看,都不如當年那麼高大,不像小時候自己要抬頭仰望的那個泰山一般的阿瑪了。

他這話憋在肚子裏沒說,但日常卻下意識的留在府裏的時候更多,府裏奴才們看著二爺這樣子,都說二爺是在外邊玩夠了,怕是要定性了。

定性不定性的不好說,但他留在胤佑玉玳身邊的時候一多,嘉儀便騰出空來了。嘉儀今年也不小了,這幾年陪著阿瑪額娘在園子裏住得多,別的沒什麼,就是當初園子裏那女學堂,倒是被她給接手了。

當年的學堂至今還辦著,前些年的確出了認字識理沒別的大用處,學堂的主要作用就是給府裏鋪子上輸送能幹的學徒。但日子久了積累夠了,五年前總算是出了兩個秀才。

打那以後,學堂裏陸陸續續的秀才舉人也出了幾個,現如今雖算不得多有名氣,但周邊不是自家奴才的人家,也有想法子給塞進來讀書的了。_本_作_品_由_思_兔_網_提_供_線_上_閱_讀_

學堂辦得好,隔壁收女學生這邊也跟著水漲船高。之前一直都是從外邊請女先生,去年嘉儀過去聽了幾節課之後便纏著胤佑非把這事給攬過來了。

胤佑現在是年紀越大心越軟,又是嘉儀求他,哪有什麼不同意的。現在嘉儀有了這事天天幹勁十足,既然有二哥陪阿瑪額娘,她可不就一門心思撲到學堂那邊去了嘛。

這麼一來除了最小的弘昕還在讀書,家裏還真是沒一個閑人。玉玳和胤佑看著吃過早飯又一個一個走了的孩子,心裏難免泛起失落。但感受著身邊人的氣息,又不禁慶幸這輩子到底不枉此生。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無心化語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