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簡介。當然,不看也沒有任何問題(1 / 2)

這是一個發生在虛構舞台上的科幻故事,特別囉嗦一句~

舞台設定: 凱南島,總麵積8萬平方公裏,位於西沙群島東南的火山島嶼。在2012年,該島總人口650萬(前天國南福省,現凱南自治區人口500萬,西部南安南殘餘120萬,島西北新大陸合眾國聖地亞哥直管地30萬。)

1662年,南島因為板塊碰撞的緣故浮出海麵。在最初的三年間,該島火山活動異常發達。反撲台灣雞籠的尼德蘭東印度公司曾經登島考察,結論是“撒旦才想住在這個鬼地方”。

17世紀末,先後有兩顆隕石撞擊南島,大大平整島上地貌。18世紀早年,火山活動逐漸停止,積累的火山灰使島上土地有了耕作條件。來自兩廣的本國貧民、安南國京族流民分別向島嶼北、西兩個方向大量移民。島嶼最終成型麵積8萬平方公裏,名字長期未定,“南福”、“南望”、“東川”、“東寧”等等不一而足。

在整個18世紀,華、越移民爭鬥不休。18世紀晚期,廣南國忙於統一南北、建立阮朝,人口壓力嚴重的滿清在移民數量上開始占據優勢。19世紀早期,白蓮教起義造成大規模難民潮,前往南島的滿清移民首次出現北方人。膨脹的人口帶來生存壓力,南島漸漸成為周邊海盜落腳地,對越南、廣西沿海形成嚴重威脅。1812 年,布裏塔尼亞聯合王國東印度公司在開展清繳海盜活動的同時,派遣多支考察隊登島進行礦業勘探。南島豐富的銅、鐵、金、銀、鎳等礦藏大白天下。

至19世紀中期,東印度公司在南島不斷擴張影響範圍。1839年,由鄭氏政權流亡將領後代擔任攝政的南島華人政府,被參加鴉片戰爭的布裏塔尼亞聯合王國遠征艦隊順路推翻。南島阮朝勢力隨即引入西法蘭克共和國軍隊進駐,試圖抗衡布裏塔尼亞聯合王國,不料卻為法軍登陸安南本土創造條件。

19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南島淪為布裏塔尼亞、西法蘭克兩國摔跤場。然而,1863年,翼王石達開在軍中一位貞天安(天安為太平天國爵位)建議下,克服重重困難南下廣西,穿越邊境進入安南。他隨後被阮朝及駐越法軍禮送至南島華區,當即推翻了原有的布裏塔尼亞聯合王國傀儡政權。但石達開並未與布裏塔尼亞聯合王國徹底決裂,照舊允許布裏塔尼亞聯合王國資本流入,同時大量外購布械,聘請布人為教官顧問。

19世紀70年代至清末,石達開繼續打出太平天國旗號,並聯合南洋華商,對革命黨勢力大力支持。孫逸仙就曾在天國南福省籌洋百萬,並將一位通曉英法文字的石氏宗女(時年15歲)引為秘書,帶於身邊長達兩年之久。辛亥革命勝利後,南島天國勢力本欲以一省身份加入民國,然因袁項城稱帝及布方幹涉,未果。

一戰爆發,布、法紛紛擴大南島礦業生產規模。布裏塔尼亞更在南島設置槍炮、炸藥等軍需工廠,以滿足遠東殖民軍擴編需要。此外,因1914年至1915年,南島及周邊航路屢遭哥特第二帝國海軍襲擊艦襲擊,布裏塔尼亞軍特將島嶼東南原有加煤點擴建為“喬治明珠”海軍基地,可停泊並檢修萬噸巡洋艦。

20世紀20年代後,一戰繁榮結束。南島失業率驟增,工運頻繁,布、法勢力範圍內康繆尼斯托思潮泛濫。1926年,CP南島局正式成立,石氏政權遭遇前所未有之危機。扶桑勢力趁機滲入,開始推銷諸如擲彈筒之類廉價日械,同時鼓勵國內貧民向南島移民。在“喬治明珠”港口城市,南洋姐帶動服務業迅猛發展,扶桑移民數量引起布裏塔尼亞聯合王國高度警覺。

1937年,全麵抗戰爆發。扶桑軍指示移民浪人與南島華軍部分法西斯結社成員聯手,刺殺時任翼王,獲得成功。同時,扶桑軍亦挑唆法控區越南極端民族主義者發動暴亂。殖民當局及傀儡政權耗費大量精力方才恢複南島秩序,然石氏政權經此一役,再無威信可言。昔年那位貞天安的後人,開始秘密與CP接觸。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扶桑軍攻占南島僅用5天,得到島上僑民、親日石軍軍官、安南極端民族主義者盛大歡迎。但扶桑軍旋即以肆意捕殺、強製征收、濫設慰安所等一貫做派喪失民心,CP南島局與貞天安後人開始聯合組建遊擊隊,在山區梯田地帶建立數個遊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