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同病相憐(2 / 2)

張帆在實驗艙的電腦裏調出了它的實驗記錄。

鮑勃是搭乘“火鳥”來到火星的,是和張帆同一批到達火星。

這並不奇怪,如果要深究的話,第一個進入火星的生物並不是人類,而是一隻叫凱撒的大猩猩。

2057年11月3日,NASA發射了一艘火星探測船,探測船完全是照著人類升空的必須條件建造的。凱撒被關在飛船裏麵的籠子裏。

而直到四年後的2061年4月12日,NASA才將首位人類宇航員送到火星軌道。

最後凱撒的命運怎樣了?

NASA的官方說法是凱撒在火星軌道存活一個月後才死去。

但是後來解密的資料讓人懷疑,這隻是美俄新太空爭霸,美利堅向沙俄施壓的一套說詞。事實上凱撒很可能在到達火星前,就死於漫長的星際飛行途中。

不管事實如何,唯一肯定的是,凱撒的屍體此刻仍在火星軌道飄著,冰冷的太空艙就是它的墳墓。而為了紀念它,人類還發行過凱撒的紀念郵票。

鮑勃的命運會如何?

張帆看了實驗計劃的最後,鮑勃的命運不會比凱撒好多少。將一隻猩猩從火星帶回地球成本太大且無必要。

人們或許會關注一下人類將一隻猩猩送往火星的新聞,至於後續這隻猩猩的命運會如何?沒人會在意。

它的最終歸宿,就是成為火星荒漠的一具幹屍。

張帆記得蘇教授說過,生物學家認為猩猩的感知和人的感知最相似,所以選擇猩猩作為實驗對象。而且猩猩的行為和人類相似,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訓練。

在非洲,金剛猩猩滿大街都能找到,不會引起人們的關注。這點很重要,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作為猩猩界的“扛把子”,首領生涯造就了鮑勃比較堅強的體質和心理韌性,正是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需要的東西,入選理所當然。

鮑勃在接受訓練的時候表現出超高的智商與強壯。在一個實驗中,美利堅的宇航員拳擊手鮑勃嚐試和它對戰,結果被它像玩一樣按在地上摩擦。

張帆坐在鮑勃旁邊摸摸它的狗頭。鮑勃也很開心地眯著眼睛蹭蹭張帆的臉,然後繼續吃粗餅。

鮑勃已經認出了張帆。

在神宇集團地球基地訓練的時候,除去蘇沐然以外,鮑勃是陪伴張帆時間最多的。雖然整個基地裏的工作人員成千上萬,但是張帆接觸到的人,更多是將他看做是一件實驗品,跟培養室裏的小白鼠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同為實驗品,同一批次火星任務,張帆和鮑勃在訓練中本就有很多交集的地方,也許是出於同為實驗品的覺悟,又或者說是同病相憐,一隻單身狗和一隻傻猩猩就成為了好朋友。

“真是傻人有傻福啊。”張帆摸著吃得正歡的鮑勃,有些感慨。

對於鮑勃來說,現在的火星生活未必就比在訓練基地的時候壞。即便它的火星生活最終注定也是悲劇,但是至少也比自己這個單身狗強吧?可惜不是母猩猩……

我呸!

真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