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更多更新TXT好書請訪問,歡迎光臨

1

1、第1章 ...

有時候我們會想,在一個人離開之後,應該是可以留住一些什麼的吧。

其實任何東西,過去了就沒有了。時間有不可逆轉性。但我們常常試圖挽留。挽留一些已經消逝的痕跡,印象,和氣味。象是“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聞餘香”。餘香縹緲虛弱,遊絲一般,知道它終會散盡,可痛惜的心情成為最好的香料,所以餘香的味道常常好過繡被裏有人時。

文人的筆是可怕的。回憶在腦子裏想想也就罷了,一用筆寫下來,餘香立刻變成返魂香,死去的陳年往事,一個個鮮明地在紙上立起來。而且隻有比原先更加強悍些。因為在回憶中有時會不自覺地摻進“可能發生的”與“應該發生的”種種虛構,最終自己也信以為真。假作真時真亦假。死屍還魂,由於帶著些陰氣,反而有莫名的生命力。影梅庵憶語和浮生六記,在回憶中寫,在寫中回憶,每一次添加進來新的元素,層層疊印之下,終於形成一唱三歎嫋嫋不絕的美麗。

若是以自己真實的回憶寫成別人的故事,那是借屍還魂,更加厲害。所有沒來得及的、沒機會的想象和激情,都藉此著力點噴湧而出。象是血液原本是在身體深處靜靜潛伏流淌的,沒有見天日的機會,但忽然這人被人斬了一刀,於是那疼痛的地方便大量噴射出溫暖而腥香的液體。詭異的紅花總是開放在疼痛的地方。

可是在這物質的世界上,我們總是需要一些物質的紀念,來提醒自己,那些過去了的時間。我們總是需要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幫助自己想起,那個遠去了的人。

在古代,當一個人離開另一個人的時候,會有許多溫情而瑣碎的物事,被用來記憶。

最普通的是折柳相送吧。柳樹是最糾纏的樹。萬縷千絲,在暖暖的春風裏飄著。兩個人。或許是在水邊,誰知是不是那留名千古的灞橋。折了一枝,拿在手裏,你就走吧。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點青翠很快就枯萎,但是那飄飄拂拂的楊柳風是記得的。心寒了,風吹在臉上,那麼暖。

有時是首飾。那個時候的首飾就象那些年代一樣,繁瑣而華麗。有自說自話的莊重的不著急。一點一片,盤根錯節,耐心地雕琢。玉鐲,晶瑩圓潤的,人已經離散了,卻可以握住一個天長地久冰冷的團圓,隻是中間是空虛的。玉佩,鄭重其事的感覺,仿佛可以當作“文定”,然後想起一些,漂流異鄉走投無路的時候,在一個陰天,拿著那枚貼肉而藏的玉佩去當鋪裏當的情節。一當便當出了無數的曲折。古老的傳奇。還有那從裏麵的紅襟上掏出來的燦爛的金鎖,黃澄澄,沉甸甸,遞在手裏有千鈞重,塌塌實實地向自己保證:鎖住你,不準你走。你就要走了,可是我鎖住你,鎖住你--那樣痛切老實的天真。是最無奈的自欺欺人的呐喊。紅樓夢裏的金鎖上刻著的,不離不棄。

有些首飾是可以拆開的,一人一半。太真的靈魂將釵擘了黃金,盒分了鈿,然後一股一扇,遞與那個君王,要他記住長生殿裏七月七日的盟誓。最無謂的盟誓。然而當她在天上,塵霧裏看不見長安的時候,拿著這一半的東西,就可以安心地等下去。還有樂昌公主那麵著名的鏡子。這是不死心的信物。生死茫茫,亂世流離,大家都無憑無據。焦灼而無奈,然而還是等吧。總會等到的--這一半,在我這裏呢。她握著那屬於她的一半,固執地信任它是宿命的神秘線索,那男人終會循著它來的。有它在,他就丟不了。嗬,憑借著殘破而指望完整的人生呀。這執著令人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