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東漢之後的三百年間,中國正是亂世之際,尤其是中國北方包括西北地區,連年征戰,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大批民眾逃亡南方,其中不少竄入山林。
而阿卡人的傳說中,他們的祖先正是為了逃避中國戰亂才逃避於山林之中的。 他們是一個厭戰與愛好和平的民族,即寧願不停地逃跑,也不願與他人為敵。
所以阿卡族其實也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的同胞。
不過這裏是老撾,國界分開後,各自都有各自的說法。老撾的說法是中國帶給了他們戰亂,他們是因為躲避戰亂才被趕到那裏的。
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沒錯了。
一直走到幾乎傍晚,穿過了至少三個偏僻的村寨,依舊沒有找到我們想要找的村落。
好在,雨變得特別小了。
時不時看到一些用木板,蒯草搭建起來的房子。雖然很破舊,但是這些人衣著都比較含蓄,並沒有坦胸露乳。此外,她們的衣服很有特色,她們很喜歡用各種銀色的飾品佩戴,然後身上的衣服顏色很多,很雜,佩戴的飾品也很古怪,種子的核,動物的牙,等等。
我還意外看到了一個婦女正用一個木桶染自己的衣服。她們用黑得發紫的野果采摘下來,然後放到一個器皿去舂,再把這些舂碎成糊糊的粘稠的液體倒入粗布麻衣裏浸泡,把布料染得五顏六色,像是花朵一樣,表示親近大自然吧。
穿過這些村寨的時候,果然,有不少孩子看到我們便圍了過來。就好像經常見到陌生人似得,一來就朝我們伸手。我們帶來的糖果發揮了作用,打發了他們。
拿了糖果的孩子,高興地回去重新玩他們的小世界。我特別拍攝了那些孩子玩的東西,他們玩著我們想象不到的玩具,有孩子用砍下來的竹子做成的一種槍,裏麵塞了野果,先塞一個像是黃豆一樣大的野果,用小棍子頂住了,捅到小竹筒前端,然後再塞第二顆,那麼如果快速推入,那麼小竹筒就會發出響聲。這種野果熟透了之後,是可以吃的。而孩子們玩這種野果槍,樂此不疲。
翻譯單他那信說,這裏因為醫療條件很差,然後孩子夭折率很高,那麼阿卡族人用什麼方法來對付這種夭折呢,其實沒有辦法, 就是多生,她們用數量和死亡概率來彌補。多生幾個,不會全部夭折。
也確實如此,我們見到的最多的就是小孩,好像每個女人身上都背著一個,懷裏抱著一個,手牽著一個,還有一兩個邋遢地跟在母親旁邊……
我看到了一個比較心酸的場麵,一個孩子撿到了一個很漂亮的塑料袋,於是他拿來當做風箏放。但是塑料袋已經漏了,這孩子滿山坡跑,就是沒能把塑料袋放到天空去,反而把自己的褲腿搞得都是泥。
還有孩子蕩秋千的,他們的蕩秋千是怎麼製作的呢,一根用須藤擰成的繩子的秋千,吊在樹上,然後將樹藤垂下來,橫著一條小木棍,形成一個丁字形。小孩子兩腿夾著丁字形,雖然勒著跨下,但樂此不疲。
除了這些,我沒有拍到我想要的。鏡頭裏,好像隻是拍攝到了一些比較貧窮,偏僻的村莊,這裏的人們比較清貧,僅此而已。他們大多都被現代文明所感染,至於真正原生態的東西,我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