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夥,說完拉起朱允炆就走。
“他還沒賠錢呢!”朱允炆說。
“花錢買教訓呀,不浪費一些錢,你永遠都是傻乎乎地被人騙了一次又一次!”在朱允炆不好意思地搔了搔腦袋的時候,徐輝祖趁機轉過頭去看了看遠方的朱棣,想弄清楚他有什麼動靜。一個侍衛衝他們而來額時候,朱棣靜靜地拉住了他不讓他過去,還向著徐輝祖揮了揮手示意他們走。見狀,他知道這個人大概是不會再來打擾他們的了,於是便感激地朝著他微微地點了點頭。
原途折返的時候,朱棣忽然想明白了為什麼即便他已經傾盡全力支持鄭和,而鄭和卻還沒有達到那個聖地,因為在鄭和的眼裏,聖地是要兩個人一起去的,現在朱棣相信,鄭和是一定可以到達那個地方。
回到營帳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烏雲在下午的時候已經散去,傍晚的霞帔粉橙粉橙地布滿了天際,不過一會兒之後,夕陽的溫暖消逝,寒夜來臨時,天上的星星清楚得出奇。
有人說夜觀天象可以知道未來的事情,朱棣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此刻閃爍著漫天繁星的夜空卻是多麼的美麗,或許那就是神仙在天空的彼端編織的芸芸眾生的命運吧?看著它們,許多以前看不清想不通的事情現在似乎也無所謂了。然而,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毫不在意的,他開始希望能有來生。一直以來,朱棣都不相信來生,他認為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因為這樣他才會不顧一切地在現世追逐他想要的一切,那時候他認為自己絲毫沒有錯,直到這一刻,他也仍然不能說已經為他的貪心誠心懺悔了。宛如繁星般複雜的往事拷問這他,朱棣承認自己是個貪心的人,以前是,現在也是。他希望能有來生,希望來生能繼續他今世未完的心願,也隻有來生,當一切重建的時候,那個人才會再看看他吧?
料峭的春風拂過他的雙肩,朱棣覺得冷不禁畏縮起來,不願認命的他固執地抬起頭,忽然想起以前有人告訴他說,在茫茫夜空中有兩顆意義奇特的星星,鎮星和歲星。當鎮星出現時,會遭逢劫難,而當歲星降臨,則萬事大吉。他知道,對朱允炆而言,徐輝祖是獨一無二的吉星,他會一直陪在他身邊,直到老,直到死;而他朱棣,這顆是命中注定的鎮星,很快將不複存在。
永樂二十三年,生於戰火的朱棣,死於征途。
-完-
作者有話要說:寫在最後:
陸陸續續地寫,從收集資料,到寫完,再到修改完,半年過去了。但是這個故事一直想寫,所以思前想後終於寫了出來。既然是同人,就是YY的了,所以肯定會有許多不準確的地方,大家請見諒。
在找資料之前,對徐輝祖這個人是沒什麼印象的,隻是憑借YY的精神認為朱棣和朱允炆有什麼,後來翻了資料,才發現在靖難之變中居然還有這麼號人才:是朱棣的大舅子,卻死忠朱允炆,替朱允炆打了若幹勝仗,卻在關鍵時刻被調離……於是在故事中,這號人物如果不出現就實在是太可惜了。個人認為這個人在這篇玩意兒當中應該是比較討喜的才是,不管別人怎麼認為,我個人是挺喜歡這個徐輝祖的。
徐輝祖這個人是這樣的:有理想,始終把自己擺在人臣的角色上,所以就算喜歡朱允炆,卻常常猶豫不敢行動,隻能在背後默默支持。開始的時候,他為了理想在朱棣和朱允炆之間選擇了較仁德的人,卻為了讓他選擇的人能夠得到天下做了許多連自己都不認同的事情,後來愛上了朱允炆,為了保住朱允炆的命幫他控製天下,繼續了他討厭的朱元璋向來的所作所為,最後,他還做了一件我認為在整篇小說中最殘酷同時也是最感人的事情,逼朱允炆殺了徐增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