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本書下載於,更多好書請訪問

1、第 1 章 ...

作者有話要說:嗯。。跟粵菜有關的食物。

請千萬架空來看。陳村粉那是清朝才有的東西。

但是廣州府和南海縣是明朝的劃分。

至於腸粉。。。那是按照現代來寫的。。//////

打包是粵語的帶走,外帶。

粵語的生和三發音很像。

先拿刷子在布上刷一層米漿,鋪上竹架後放入已灑上花生油的蒸籠中,等上一刻,不,一刻都不到,再抽出來,灑上切碎了的蝦仁和豬肉,豬肉是萬萬要先用黃酒,薑和蔥醃過的,再放入蒸籠中,等上片刻。等蒸熟後,用兩片刀片卷成長條,切斷上碟,一盤新鮮熱辣的腸粉就做好了。

等端在碟子上,再倒上用蒜蔥快炒過的醬油和香油,香氣拌著熱氣直冒,粉皮白雪晶瑩,入口爽滑,這才對得起客官的那幾十文的銅錢。

“來啦──豬肉蝦仁腸一碟!”小二吆喝著,把腸粉遞給了靠門口坐著的素衣男子。

此時日光才出,街上行人寥寥,來這小店裏的,都是早起端著空空如也的肚皮,討早餐來的。

“客官還要點什麼?這裏的豆漿也是一絕,那可是早起現磨的──”

男子看了看腸粉上的油光,點了點頭。在竹筷筒裏撥了半天,才挑挑揀揀的選了一雙,才想下筷夾起那滑溜溜的腸粉,一錯手,粉皮沒夾起來,卻戳破了內餡,熱騰騰的豬肉和蝦仁露了一截,香氣撲鼻。

“客官,你的豆漿。”小二匆匆放下豆漿,轉身一甩抹布,迎向了剛進門的另一位男客,嗓子拖得極長,尾音還轉了轉:“客官裏麵請──”

素衣男子猶豫了下,招呼過小二,低聲問道:“你們這──還有什麼別的沒有?”

小二愣了愣:“別的──?”

“早餐之類的……”

“噢!我們這還有各類甜點,包子薄餅,油條粥粉,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們大廚做不出來的呐!”

“我是說特色的──嗯,別的地方比較難吃到的?”

“那──”小二眼珠轉了轉,“試試我們這裏的陳村粉如何?我們大廚可是陳家第八十代傳人,做出來的那個陳村──”

不等小二滿嘴似真似假的誇大言詞說完,男子一揮手,皺眉道:“又是粉?──也罷,給我來一碟。”

“哎──”爽快的應了一聲,小二對著廚房遙遙的喊了一嗓子,“正宗陳村粉一碟!”

陳村粉的做工與那腸粉相似,卻又不同。磨成米漿的米須是放了半年的舊米,洗米要先用手搓上兩刻,再泡上半個時辰,就連那米磨,也得用那老舊的青石,不然磨出來的米漿,可就沒有了米香濃鬱,厚度薄於一般粉,韌性卻又適中的特點了。鋪在布上薄薄一層,包肉隔水蒸熟後還得擠壓成條。再澆上香油,醬油,酸薑絲,烤香的白芝麻和蔥末,一盤白裏透著肉色的陳村粉就上碟了。

兩碟粉乍看之下似無區別,細看似乎又有著大大的不同,男人猶豫了一下,幾番下筷又似不舍,終於還是喊了一聲“打包”。

小二被這客人折騰的一頭霧水,接過客人手中木盒,依次抽出木屜,把陳村粉和腸粉小心平放而入,汁汁水水也一並倒入了,才仔細的把木盒還回。

看著客人急匆匆的走遠了,小二這才一甩抹布靠門,姿勢瀟灑:“哎,遇上了個怪人。”

2、第 2 章 ...

作者有話要說:蔥油撲蛋我自己做過,確實好吃。

是在美食網上搜的菜譜,先對那位不記得名字發明了這個菜譜的人致以深切的謝意(雙手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