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室內,晉才謙翻手回氣,緩緩吐氣收功。
感受著體內筋脈中微微脹癢,秦壽才體會此刻的真實。
距離入門已經過去三個月,在這段時間裏,他收獲不小。在身心恢複後,實實在在體驗了古人的生活,周圍一切對他都是那麼新鮮。雖然生活沒有前世的繽紛多彩和便捷,但無論是相比樸實的師兄弟,還是青山綠水都是那麼自然,秦壽整個身心都開放了。
正如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
連日的陽光灑在臉上,他的內心都是無比歡喜。回想這段時間的經曆,疲憊又充實。
通過門派裏其他人的口中,對七玄門以及關注了很久的墨大夫都有了切實的了解。不再是書本上的所述那麼空泛,而是更真實。也驗證了一些內心判斷。
七玄門門主,乃是七絕上人的嫡傳後人,名王陸。以及其他三位副門主級高手。
門派由外門和內門兩大部分組成。外門有飛鳥堂,聚寶堂,四海堂,外刃堂四個分堂。內門有百鍛堂,七絕堂,供奉堂,血刃堂四個分堂。另外還有一個長老會,成員大多是門內供奉,或前任退位高手。
而墨大夫,也確實如原著所說,並非七玄門的門人。
隻是數年前救了一次王門主。之後門主深感其恩,又念其醫術高強。便請墨大夫回門落戶,選址就在門內一處小山穀。現今,因其妙手回春的醫術,被門內弟子尊稱神手穀。就這樣墨大夫成了門內供奉。
經過多月側麵打聽得知,韓立也不差的在神手穀中,為墨大夫下采藥童子。這一切都如原著情形一絲不差,就算目前秦壽剛入此世,也尚未影響到那邊。終於放心地默默等待新的劇情上演。
再回到本屆七玄門收徒情況。百鍛堂內門一共新晉12個弟子,而才謙在內。入門初期,主要還是由李教習集中教導大家,基本功和基礎心法。
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樁功等主要內容。腿功表現的是腿部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現的是腰部靈活性協調控製上下肢運動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運用。肩功表現的是肩關節柔韌性活動範圍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麵的功夫。樁功表現的是平衡力量和呼吸吐納的功夫。
而內功心法,是百鍛堂必學的基礎心法,百鍛心法。但並未傳授全部,而是隻教了前篇的內息心法。用以調整內息,配合練習基本功,能事半功倍。從這點開看也不愧曾為玄門名派,有自己的一套教學體係。
雖然知道這些都是屬於世俗武功,而非他所向往的修仙法決。但才謙,依然倚步認真的學著。一來是為了有技傍身,二來打好練武基礎,改善體質也很好。
一開始有李教習指導,後麵就撒手交給內門師兄,分類教導。之後分配了住宿,都是毛坯房,還是和同時進來的弟子連著的。不過好歹作為內門弟子,有了獨立空間。這對才謙方便了不少,想到這裏,也覺得內門福利確實好多了。除了每月發下的月例錢,有各種教習指導,還不用如外門弟子定期執行任務的。
經過這月餘時間,才謙了解清楚了,自己在門外的家庭。
晉家,祖上曾經出過前朝中臣,因黨爭中落,後繼又無人續弦。為免遭牽連欺壓,一路舉家避居到,這嵐州下偏遠的湘水縣。恰臨近彩霞山這邊的七玄門。經過幾代人轉線於經商發展,得以聚了些人脈和錢財。不過隻要是男兒,自小便需熟讀詩書的家風還是保留了下來。
家父晉荃,頗有遠見,有意安排家子也去學武,有文又武,方為振興之道。早聞這屆七玄門招徒,就通過上下打點。大兒子和大伯家孩子都超過了入門年齡,便遣家中偏房次子,即是才謙送進來了。
經過一番折騰,變成現在的秦壽鳩占鵲巢。若讓晉父得知,不知還能在族中辦的起家宴慶祝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