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北王
靈帝還來不及研究應對並州的對策就接到了黃巾軍起義的奏報,他被嚇得差點背過氣。好在高俅等人一陣忙活,才讓他順過氣來。靈帝再沒有用,也知道七十萬大軍起義是什麼概念。要想,童飛隻有了十萬左右的兵力,在鮮卑舉國之力的幫助下了滅了兩國。若這七十萬大軍的問題解決不了,他這皇帝就做到頭了。
現在,除了征討黃巾軍,其他的問題都變成了小問題。
高俅見機會來了,連忙奏道:“陛下,該下決心了。想那童飛擁有滅國之能,若封其為東北王,陛下便可借其大軍消滅北方的黃巾軍。陛下啊,召安童飛,他的封地還是陛下的。可這黃巾軍所取之地,就是那人之地也。請陛下三思啊……”
“茲事體大,且與大臣們商議吧……”靈帝不得不下決心。
朝堂上,靈帝把召安童飛一事拋出來讓大家商議,立即受到大臣們的堅決反對。封外姓王那可不是小事。
“諸位大人,高某隻想問一句,若不召安童飛,此時黃巾軍七十萬大軍叛亂,何人能去征討童飛?若在征討黃巾軍之際,童飛大軍南下,何人能擋?若是童飛與張角合力叛亂,將是何等局麵?”高俅站出來問道。
“這……”
“這個……”
眾文武被問得說不出話來。高俅所問的問題都是擺在前麵的現實問題,也是能帶來嚴重後果的問題。
“陛下,國有危難之際,可便宜行事。”剛提任三公的袁隗起身支持靈帝的方案,“召安童飛後,即令童飛出兵自常山、青河等方向出擊,與盧植大軍圍攻冀州黃巾軍。”
靈帝搖著頭說:“朕也想啊,可那童飛提出,其聽封不聽宣,除有國難,聽封不聽調,隻是按時向朝廷納貢而已。”
“膽大妄為之徒,心無家國,還如此目中無人,著實可惡,陛下萬萬不可答應……”種輯起身反對。
靈帝問道:“汝能帶兵討之否?”
“這……”種輯說不出話來。
他是文官,怎會有信心去跟名聲在外的童飛幹仗。
“既如此,各位愛卿還有何計?”靈帝感到非常無奈。
他不停地去看何進,何進卻不能給他更好的主意。
此時,他想起了故去的段炯,也想起了沒有音信的皇甫嵩……
“陛下,請聽老臣一言。”楊賜自然不想讓童飛封王,可眼下根本沒有其他辦法,隻得起身提議,“陛下,可依那童飛之言,封其為東北王。然除其所屬各地,再將冀州、青州紅納入其封地,如此一來,他地盤內的黃巾軍自然會由他去對付,而僅冀青兩州之黃巾軍不下40萬之眾。陛下再著盧植揮軍潁川,征討波才賊部。擢升正在江東征討山越之陸凡為征南將軍,出兵討宛城之賊,速調楊素軍北上,與童飛合圍冀州黃巾軍……”
楊賜之計可謂一箭三雕,既將最能立功的地方讓遠在巴蜀的楊素回軍征討,又能讓童飛沒有借口袖手旁觀,還能讓童飛為楊家作先鋒。試想,等楊素回到冀州,童飛和黃巾軍已快兩敗俱傷,他隻等座收漁翁之利。
靈帝覺得此計甚好,見眾文武不說話,準備同意楊賜的方案。
“陛下且慢……”這下袁隗差點吐血,盧植、袁紹、袁述正準備跟冀州黃巾軍交手,他楊賜竟然想搶大功,怎能讓他如願,“陛下,楊公之計甚妙,隻是盧植大軍已駐紮在冀州邊境,正可與童飛合圍張角。若盧植大軍抽調潁川,則張角可趁機向南擴充實力,此實為本末倒置也。不若讓盧植大軍就近征討張角,再調曹孟德率本部人馬入並州討賊,調楊素速往潁川,方是上止之策……”
“好,好,袁卿所言甚合朕意。”他不再讓別人說話,“傳旨,封童飛為東北王,封陸凡為征南將軍,兵發宛城,封楊素為征東將軍,兵發潁川,封盧植為征北將軍,征討冀州張角,封曹操為平西將軍,趕赴並州討賊……”
靈帝一錘定音,敲定了對付黃巾軍的各部將領。
張讓作為北上東北的傳旨大臣,高俅陪同。他們在東北府情報衛的護衛下安全到達柏坡,而童飛及張良等人提前感到柏坡,他們可不能讓朝廷的人看到東北一片繁榮的景象。
童飛讓人好生招待了兩人一翻,還給張讓不少好處。進行了一翻禮儀之後,張讓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常山童飛,為國為民,救數百萬百姓於危難,治瘟疫於天下。出數千騎於草原擒拿鮮卑大王,令鮮卑不敢南侵大漢。揮軍北進,攻取夫餘、挹摟、烏桓三國,為大漢開疆擴土,攻蓋當代……封童飛為東北王,開府,特準童飛聽封不聽宣,聽封不聽高。封地為冀州、青州、幽州、遼東、烏桓、玄菟、夫餘、挹摟數地,一應文武官員俱自行任命,所施政策,朝廷不加幹涉……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