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修)
宣和二年,金陵報恩寺。
“這報恩寺的簽最是靈驗了,咱們拜過佛,找鑒明大師給你算一卦。”杜氏笑吟吟地對小姑說。
王瓊姿挽著嫂子的胳膊,大大方方地說:“好呀,讓大師算算我的姻緣出在哪裏。”
小姑態度大方不扭捏害羞,杜氏歇了打趣的心。
待進了大雄寶殿,兩人各自手拈三支清香,虔誠地叩拜佛祖。杜氏是常來報恩寺的香客,與殿裏的一個熟識的黃衣僧人攀談起來。
侍女們守在大殿外,王瓊姿的丫頭葫蘆臉上露出幾分急色,眼看約好的時辰就到了,不好再耽擱下去。
王瓊姿輕輕扯扯杜氏的袖子,杜氏便辭了那黃衣僧人,與小姑一道出來,低聲道:“說罷,什麼事?”
“嗯,季公子今日正好過來報恩寺禮佛,想要過來拜見嫂嫂。”
杜氏了然一笑,目光落在自家小姑身上,少女正值二八年華,麵容光潔,眼神明亮,穿一件白綾衫子,娉娉嫋嫋如同枝頭初綻放的白玉蘭。怨不得詩經裏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大周民風開放,雖然不禁女子同外男相見,但須有家人的準許及陪同。王瓊姿見嫂子不出聲,雙手合十,做祈求狀,“嫂嫂!”
“莫急,季公子與你哥哥相熟,也曾來家裏拜訪,既然不巧遇到了,那就見一見吧。”
杜氏是過來人,明白小姑的心①
季顯是南京兵部侍郎的表侄,家世好,人長得也好看。王瓊姿承認自己有見色起意的心思,反正都是要嫁人的,嫁給季顯這樣的也不錯。
小英眼尖,瞧見翠玉佩上有個小小的印記,不留神根本看不出來,她指出來,王瓊姿卻是認識的,這表明這塊玉佩是內造的,供應皇室貴胄。王瓊姿的父親王佑年在京任官時,曾得到一塊皇帝賞賜的內造玉紙鎮,上麵的印記同這個一模一樣。
“季公子能拿出這樣一塊玉佩,足矣說明他家世不凡,難怪那孫忠提起他們家公子,神氣活現,不可一世。”葫蘆說道。
季顯、孫忠,王瓊姿對這兩個名字一直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這兩個名字挺普通的,或許在哪裏聽過吧,所以她之前沒有多想。
她摩挲著玉佩,陡然想起一件事來,忙披上衣服起身,吩咐小英,“你拿著這塊玉佩去當鋪問問,看當鋪的掌櫃的怎麼說。”
小英很聽話,拿著玉佩去了當鋪,問了兩三家才回來,神色很震驚,“小姐,掌櫃的說這塊玉佩是從宮裏出來的,品相極好,特供皇室,整個大周都不足十塊,流出宮外的更是少之又少。掌櫃的還起了疑心,被奴婢巧言敷衍過去。”
季顯、孫忠、鳳凰鏤空翠玉佩、崔家,一係列的線索出現在王瓊姿的腦海中。她這是什麼人品啊,怎麼直到現在才想起來。
原來她穿到了曾經看過的一本龍傲天大男主文中,季顯是書中反派昏君的小號,真名叫做李逸,乃是當朝皇帝,這廝荒誕無稽,下場慘淡,就是男主的踏腳石。孫忠則是李逸身邊的頭號狗腿大太監,禍國殃民的事兒可沒少幹!
時間過得太久,加上當時看書粗糙,王瓊姿使勁想了又想,還是想不起書中是不是有她這麼一號人,不過她還記得結局,她應該不是女主,也不是男主廣大後宮中的一員。
這樣看來大概是個路人甲吧,不過從她能遇到季顯來看,更有可能是一個無足掛齒的炮灰,或者被昏君滅了,或者跟昏君一起被男主給滅了。
第2章 (修)
穿越十六年,王瓊姿認真地學做一名古代大家閨秀,安分守己,無波無瀾,打算好好過完自己種田文女主的一生,現在劇本換成了龍傲天大男主文,真是要命!
跟反派昏君混一堆豈會有什麼好下場?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昏君長得著實好看,談吐有趣,而且不拘於禮法,與王瓊姿現代人的靈魂很有些契合。
王瓊姿輕輕敲了下自己的腦袋,小命要緊,昏君再好也不能要啊。好在現在沒有正式定親,還有回轉的餘地。
她再看這塊鳳凰鏤空翠玉佩就覺得十分刺眼,隨手塞進了梳妝匣裏,想著要找個機會還給季顯。
葫蘆帶著一個丫頭掀了簾子走進來,道:“小姐,夫人遣了秋萍姐姐過來。”
秋萍福了身,問道:“夫人讓奴婢問您身子好些沒,要不要去請大夫過來看看?”
王瓊姿道:“我沒事,不用請大夫了。”
秋萍笑道:“那可好了!夫人說您若是好些了,就過去用晚飯吧。”
葫蘆留下看屋子,王瓊姿帶著秋萍與小英去母親俞氏房裏用晚飯。
王家祖上做過一任太守,到王瓊姿的父親王佑年,則做到翰林編修,官宦人家,留下一間祖宅,麵積不小。王瓊姿出了自己的小院,穿過花園長長的走廊,走廊盡頭有個月洞門,進去就是俞氏住的屋子。
俞氏是王佑年的續弦,十六歲嫁給王佑年,二十六歲守寡,現在三十出頭,不苟言笑,看著仿佛四十歲的樣子。俞氏身邊坐著一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