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名叫李馨苒,今年十五歲,是末世後出生的一批苦難中成長的孩子之一,她渴望像書中描寫的那樣看到藍天白雲明月和飛鳥。
她的母親在她四歲的時候自殺了,由於受不了生活的艱辛和精神的壓抑。
她的父親在她母親死後,就一直處在精神崩潰的邊緣,好在他對女兒還算疼愛有加,但他得了慢性輻射病,身體漸漸垮了。
中國在阿克賽欽無人區進行過最早的核試驗,有軍隊駐紮在這裏,挖掘了大量的防輻射洞、地下倉庫和地下指揮所。
冷戰過後,核試驗被廢止,這裏又成了人跡罕至的無人區。
核試驗的資料被運走,大量的設備設施和試驗材料被留了下來,為了保密和防止核泄漏,必須常年有士兵駐守。
李馨苒的父親是最後一批以支援邊防的名義派來駐守試驗基地的士兵,為了得到這個名額甚至走了很多後門。
那時阿克賽欽已經從荒原變成了美麗的綠洲,雄奇嵯峨的山峰、星羅棋布的內陸湖,讓這裏變成了旅遊天堂、避暑勝地。和田機場的停機坪上每天租用飛機的人次能達到數百次之多,一片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景象。
李馨苒的父親很懷念那段歲月,以及他是用如何的手段將李馨苒的媽媽追求到手的,他經常對女兒說起這些往事,地球還健康的時候的往事。
這讓李馨苒很反感,並且不止一次地明確地表示過自己的反感,但她無法阻止一個精神失常的老人對年輕時美好時光的追憶,何況這個老人還是她父親。
而他死掉的那一天,李馨苒既沒覺得解脫,也不如何悲傷,就像她父親說的:“幾十億的人都死了,我的死微不足道,不值得悲傷。”
而那一天,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無法想象,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獨自在這寒冷的荒原上,孤獨而倔強地生活了三年,這太可怕了。
食物和水是首先要解決的大問題,她的食物基本全部來自於觀音果的果核,果肉早已變質並風幹,而且有輻射,無法食用。
這裏的寒杉漫山遍野,但結著果實的並不多,方圓十公裏之內已經基本沒有可供采摘果實的區域,她每天至少要花一個小時的腳程才能趕到采集區域。
采集觀音果的果核是一種收益十分低的行為,寒杉普遍很高大,要爬到很高才能采到觀音果,而這種黃豆大小的果實,裏麵的果核全部都是皺縮的,還沒有果實三分之一大。它的果殼也非常堅硬,必須用錘子敲打才能打開,敲碎的果殼可以當作燃料。好在這裏的氣候就像一個天然的巨大冰箱,把二十多年前結的果核全部冷藏住了,讓李馨苒不至於餓死。
水則簡單多了,屋外到處都是雪,盡管每年降雪量都不多,但每年都會下幾場,越積越多。
不過用雪融化得到的水並不能直接飲用,不但髒,而且有很大的輻射,必須要通過淨水機淨化才行,李馨苒的那台淨水器去年就壞了,現在大概每天隻能過濾出半升水左右,要非常節省才夠用。
……
李馨苒抓著那兩塊糖丸有點舍不得吃,在桌子上滾來滾去,外麵包裹的錫紙都被她捏變形了。
“忘了告訴你,這是高濃度壓縮過的糖,一天最多隻能吃一塊,吃多了會糖中毒。”
“糖也會中毒嗎?” 李馨苒歪著腦袋問。
李弗斯點了點頭。
“你是來執行任務的嗎?”
李弗斯又點了點頭。
“那你任務完成了嗎?”兩人隔著桌子一問一答,氣氛很怪異。
李弗斯指了指身上的傷口,雙手攤開做了個無奈的動作,意思是你看我這個德行像是完成了任務的樣子嗎?
“哦,那……你還回去嗎?”
李弗斯終於開口:“我不知道,我得聯係上我的隊員或者其他小組的人才行。”事到如今遊隼是生是死還不能確定,他可能是七小組唯一的幸存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