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至,無憂山莊靜謐無比,就連司徒家阿鬥被責打的哭喊聲,都漸漸平息下去。
莫愁居士竹舍的一間屋子內,燈光搖曳,隻有書頁翻動的沙沙聲不斷回響。
方天畫坐在竹椅上,左手不斷翻閱著麵前的一本本書籍。
直至午夜,月影高懸,才差不多將自己所處的這個地方理了個六七分的清楚。
方天畫可以確認的是,自己所處的這個地方,絕不存在於大陸的記載之中,甚至,應該和大陸是脫節的。
因為這裏的曆史根本就沒有任何關於王國,宗門之類地方的記載。
而自己所了解的大陸曆史中,也從沒有記載有這麼一塊地方。
按照此地史書以及地理資料的記載,人們的認知中的“天下”,僅限於方圓十萬裏的範圍內,在此之外便是空間邊緣,綜合統計起來,比十三國地區僅僅是略大。
對於中古時期的記敘,這裏是有的,並且和大陸上對中古的記敘相差無幾。
不過自“大災變”之後,這裏的曆史,就與大陸曆史風馬牛不相及。
這是一塊被遺失的世界。
而且,對這個世界了解越多,方天畫也就越驚詫。
這塊世界中,竟然存留大部分中古時期的修煉方式,就連最基本的修煉之道,都足有十數種之多,算上多種修煉之道融合衍生出來的次級修煉方式,就更多了。
大陸中,修煉方式以武修為本,兼收並蓄,根據功法的不同,將佛修,仙修等修煉之道中的部分東西都融合過來。
比如陣法,原本是仙修的法門;煉體之道,乃是體修的修煉方式;血祭之術,是魔修修煉之法……這些最後都被大陸上的修煉者改進融合進了武修的修煉體係。
而在這片世界,卻有著純粹的仙修,體修,佛修,魔修,妖修,靈修等,而且各種修煉之道也發生了一定的融合與促進,不過融合程度相對要低一些。
不同的修煉之道,對於修為境界的劃分是不同的,在這片世界中,修煉者的等級劃分,和外界對妖獸以及天材地寶的劃分很相似。
就拿武修舉例,氣海境一重,稱為武道一階一重,真靈境一變,稱為武道二階一重,丹元境一轉,則為武道三階一重。
以此類推,鬥修,一品鬥師為鬥道一階一重,一品鬥將為鬥道二階一重,一品鬥王為鬥道三階一重。
血修,體修等,與鬥修,武修類似。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修煉體係每個大境界都分為九個小境界。
比如仙修,後天初期為仙道一階,先天初期為仙道二階一重,金丹初期為仙道三階一重。
類似的還有佛修,魔修。
每種修煉體係中,都有著各自修煉體係的特定稱謂,不一而足。
至於劍修,陣修,刀修等,這些都是被大類修煉方式衍生出來的次級修煉方式。
魔修中有劍修,武修中有劍修,仙修中也有劍修……於是次級修煉方式遵循的,還是所屬大類修煉方式的稱謂。
“沒想到,這麼一塊與大陸發生斷代的世界中,反而保留了大多數的修煉方式,是因為這裏天地元氣與真龍之氣的分布,更加類似於中古時期嗎?大陸中許多絕跡的修煉方式,竟都在這邊保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