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段(2 / 3)

兩人目光對視,仿佛在激戰。

小林子接到了藥,回過身來,向這裏走來,胤褆坐正了身子,手指在雕花上按下,胤礽也微微闔上了眼,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屏風緩緩合攏,油畫再次被掩去。

過後,這片刻的對話,兩人誰都沒有再提過,好像真的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激流

但就在胤礽放出自己“不會出錯”的話語後不到十天,就出了一件大事,讓胤礽怎麼做都是錯。

京師爆發秋疫的事情胤礽早就寫信告知了遠在木蘭圍場的老康,老康本就心憂如焚,隻是每年一度的秋狩是有濃厚軍事演習色彩的重要活動,還是處理蒙古事務的重要場合,尤其喀爾喀蒙古才歸順剛剛兩年,輕心不得,因此雖然京師重地出了大事,卻還是按捺住沒有輕舉妄動。但是胤礽遇刺的消息傳到卻到底讓他按捺不住了,雖然胤礽已經親自寫信再三強調自己的傷勢並不重,他還是立刻草草結束行圍,輕騎返京。

就在返京的途中,他也……遇刺了。

他遇刺之後,禦駕當時就駐紮在了當地,傷勢的確實情況被嚴密的封鎖了,連胤礽也隻是知道事情的發生,其餘人等,更是連這個消息也沒有得知,但是在此時,沒有消息,就是最糟糕的消息。

而此時的京城卻像一個火藥桶,疫情卻並沒有像胤礽希望的那樣得到控製,死亡人數每天都在創新高,甚至已經有一個年老的王爺死於此疾,人們的恐慌至於了極點。京郊的化人場每日裏黑煙彌天,大夫和負責處理屍體的隸卒們死亡率尤其驚人,所有的一切,都在憑著胤礽多年來在民間、朝廷、宗室的高威信在強行壓製,和沈廷文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沒有讓一個人在這座內外隔絕的孤城內被拋棄放棄。

此時胤礽若離京,那麼這桶火藥將立刻被點燃。

且不說這麼多高危感染源四散將會把疫情傳播到整個國家,造成國本動搖,即便沒有如此,胤礽此時的離開,也必將落下個怕死、拋下百姓自己逃命的嫌疑,之前的政治威信將蕩然無存,此時被他壓製在京裏的王公權貴們也必將怨恨反撲,他這個穩如泰山的太子位,也將崩塌大半。

然而若不出京,此刻老康生死不明,他身為人子卻不趕到身邊,又將父親置於何地?尤其老康是這麼重感情的人,尤其又在此時二人父子關係微妙的當口。他若不去,無疑於在老康心口捅了一刀,縱然控製住這場大疫,表麵上看來太子之位更加穩定,威信更高,暗地裏卻埋下了無數隱患。

不說這次強行將權貴王公們與平民百姓一同羈留在京惹來的怨恨,和老康的父子之情都要毀去大半。

何況,是老康費盡心血把他扶植起來的,他的位子已經非常穩固了,還要那麼高的威信做什麼呢?

但是他能離去麼?能看著因著自己離京,封城政策不能再進行,任死亡率感染率這麼高的疫病四處擴散,死神肆虐黎民蒼生麼?退一步說——讓老康的國本動蕩麼?這是絕對可能的,在京城他調撥全國資源,傾盡全力地預防救治下,感染死亡率還這麼可怕,任他傳播出去,造成的後果真的是無法想象。

可是,他又是為誰留下來的呢?老康此時生死不明,也許性命垂危,他卻不能趕到他旁邊,連伴著他都不能,還明知他必將為他這個決定傷心!

胤礽自從收到老康遇刺的急報,本來便因為受傷而虛弱的身體不到一天就又瘦了一圈,心中猶如熱油焦煎。

出城?還是不出?

出,也是錯,不出,也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