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2 / 3)

路瑤前世本是個隨意愛笑之人,到了這裏後雖然盡量模仿原太子性格,收斂自己言行,但現年隻有二十九歲的老康,不,應該說是小康同學,麵對自己的兒子時實在太親近和藹,一點都沒有千古一帝的氣勢,沒幾天就讓路瑤不知不覺放鬆了戒備,現了行。

路瑤在心底暗自告誡自己以後一定更要慎言慎行。

小康同學明顯不信,但對兒子寵愛非常,見他不想說,也就不再問。

一行人浩浩蕩蕩穿過月華門,向孝莊居住的慈寧宮走去。紫禁城真大啊,上書房就在乾清宮附近,乾清宮裏慈寧宮已不算遠,但眾人走啊走啊還是走了大半天。到了慈寧宮,康熙先給孝莊請安,然後的胤礽帶著哥哥弟弟。孝莊這年已經70歲,精神還很矍鑠,但已經滿頭白發如銀。她也很寵愛胤礽,看見他便招手叫他過去坐在身邊,又命宮女端了果子,讓胤褆和胤祉也過去吃。蘇麻喇姑親自接過果子往桌子上擺,孝莊摸著胤礽的頭慈祥地問:“保成,今日功課怎樣?”保成是胤礽的小名,因為康熙的前幾個孩子都夭折沒有長大,民間有小孩子取賤名好養活的說法,所以胤褆和胤礽出生後康熙都給他們取的名字都很土氣,希望他們能好養活。

路瑤本來就很討厭清朝人的發型,對涼颼颼光溜溜的前半個腦袋很不適應,被她這樣摸,更加別扭,又不敢甩開她的手,隻好低頭道:“很好,老師還誇我這些日子漢學進步很快。”當然快,漢語才是她的母語,再怎麼說路瑤也是上過大學的。孝莊點點頭:“那很好,漢學是應該好好學,這天下再怎麼說也是漢人人多,隻有學會了他們的東西,才能更好地坐穩這天下。”雖然這話這話在身為漢人的路瑤聽來有些刺耳,但確實有女政治家風範,怪不得孝莊號稱有清一代的興國國母,胤礽眨眨眼,恭敬應道:“是。”

孝莊又和康熙、胤褆胤祉各說了些閑話,便讓他們告退。康熙帶著三個兒子出了慈寧宮,胤褆和胤祉便由侍衛太監們擁簇著回了阿哥所,康熙回乾清宮,胤礽回毓慶宮。乾清宮和毓慶宮倒是相隔不遠,康熙和胤礽同路。老康同學一路問了兒子許多問題,吃飯、身體、學習、老師,事無巨細,路瑤盡量模仿以前胤礽的風格回答,不露餡不露怯,絞盡腦汁。到了乾清宮門前,老康童鞋終於回去了,胤礽跪安,帶著自己的一群侍衛太監繼續往毓慶宮走,表情沒有變,心裏卻大大鬆了一口氣。模仿一個成熟聰明的不像小孩子的小孩子真累,老康童鞋也出人意料的叨叨。

毓慶宮是一個“工”字形的建築,裝修極為考究,前殿麵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後殿有穿廊與前殿相同,以隔斷分成好幾間小室,門有的真有的假,十分巧妙,真跟迷宮一樣。每回回後殿路瑤都忍不住嘀咕,怎麼弄得跟賈寶玉的怡紅院一樣,偏偏這位太子殿下也排行第二。而且後殿內也有一座大西洋擺鍾,華美莊嚴,每到時間就有聲音報時。

時逢三五便團圓

接連進行了17個小時高強度的學習,又到慈寧宮兜了一大圈,一整天勞心勞力與人鬥智鬥力,胤礽拖著腳回到毓慶宮,看看掛鍾,已經是晚上七點半。想到明天早上不到三點又得起床,真想一頭栽倒在床上永遠不起來。進了後殿,小太監端來盂洗水盆,兩個大宮女上前,絞了巾子給他擦拭手臉。這時皇宮裏還保持著滿族人一天隻吃兩頓飯的習慣,早上八九點吃一頓,下午一二點吃一頓,別的時間隨時餓了隨時可以傳東西吃,但大都是奶製餑餑點心之類。胤礽不喜歡吃這個,但是很餓,還是照著以前太子素喜的傳了幾個,又命燒洗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