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嶽之道,是一條獨立完整的道,道很純粹。而山嶽劍道,則是另外一條道,依附於劍道,卻發揮出山嶽的力量,算是劍道之中的一個分支。
不過,兩者之間,雖然本質不同,但是力量卻是相仿,特別是意境,基本相同。陸辰如果能夠將這顆星辰的山嶽之道吃透,那麼要悟出一條山嶽劍道來,也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
不過可惜是,如今的陸辰對於道的感悟終究太淺,連純粹的劍道都沒有悟出,更莫說一些劍道分支的屬性劍道了。
純粹劍道與純粹劍意一樣,是所有的道與意的根基,具有非凡的包容性。沒有這兩樣作為根基,想要延伸悟得其他的分支劍道和劍意,就非常困難。
陸辰如今要做的是腳踏實地,將劍意豐滿,而不是好高騖遠的去強行感悟道,這樣做是得不償失的。
明顯陸辰也深知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陸辰呆在山嶽星辰光暈外,開始悟山嶽的力量。
好在陸辰掌握的那一劍萬劍歸宗中,包含了世間萬種劍法,有萬種意境,山嶽意境就是其中一種。
而陸辰也早就將這山嶽劍法的劍法意境,領悟到了劍法第三境,隻要再進一步,便是山嶽劍意雛形。可以說,根基有了,隻要勤加感悟,早晚都有悟得山嶽劍意的一日。
山嶽,總是給人沉穩、厚重的感覺。作為一種力量,發揮出來,便是穩定、緊密、厚實。山嶽力量,是集防禦、鎮壓一道的力量。
陸辰一邊悟劍,一邊悟境。隨著感悟的加深,陸辰也發現,雖然自己沒能進入星辰之中,但是身邊光暈發散出來的氣息,對於他的感悟也有莫大的助力。
星辰空間中,隻有漫天星辰,陸辰也不知道時間到底用了多久。
不過好在,處在悟劍之中的陸辰,對於時間已經完全沒有了概念。
直到一天,陸辰手中幻化的劍上,出來一道土黃色的流光,陸辰眼中精光一閃,手中一震,這柄幻化的利劍,便變成一抹青煙消失。
山嶽劍意,成了。
不過雖然成了,但是不過是剛剛領悟罷了,想要熟悉使用,還得慢慢揣摩。而到了這個時候,陸辰便沒有繼續了,他感覺得出來,能夠在星辰光暈外,將劍意悟出來,已經是極致。
陸辰接著便試了試看能不能突破星辰光暈,結果還是沒能突破這層光暈,進入到星辰裏麵。不過陸辰也不在意,收獲已經足夠大了。
劍意和劍法第三境之間的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如今雖然隻是多了一種劍意,但是萬劍歸宗的威力,卻也提升了一些。雖然不多,但是卻足夠可觀。
陸辰的雙眼,向這漫天星辰望去,微微發熱。
他知道,在道之紀元,萬物可成道,而在他這個紀元,萬物可成劍道。不過這些劍道都是輔之劍道,力量有強有弱,但是任何一種劍道到了極致都不可小瞧。
不過陸辰現在沒有多想,道離他還很遠。現在讓他激動的是,是萬劍歸宗這一劍式。本來以他如今的境界與同境界的人交手,萬劍歸宗的威力已經大大不如從前。而現在陸辰卻找到了一條提升萬劍歸宗威力的道路。
這條路,即便是他師父鈞真都沒有用過。
萬劍歸宗,鈞真都隻敢使用萬道意境。劍意的話,自己能悟多少就使用多少,並不強求。所以萬劍歸宗攜帶萬道劍意出現的威力,即便是鈞真都從來沒有想想過。
因為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從古到今,從來沒有人一生之中悟得的劍意,達到過萬種。
不過如今,可是有大大的機會在陸辰的麵前。這星辰空間中,有多少星辰,陸辰一眼都不能望盡。
這些星辰每一顆都代表著一種道,散發著道的氣息,然人領悟的時候,特別快。
而且陸辰也想看看,如果自己的萬劍歸宗真的將萬道劍意練成,那威力能夠到達什麼境地。
陸辰雙眼火熱,移步向下一顆星辰飛去。
片刻便到了下一顆星辰的地方。
陸辰也不猶豫,直接呆在星辰光暈的旁邊,手中重新幻化出一柄劍,一劍在手,陸辰就全身心的感悟劍意。
一邊感受星辰光暈散發出來的道之氣息,一邊手中不停,使用出相應的劍法。
陸辰一心一意,在這個星辰空間中,吸收著太虛劍派前身太虛觀從上個紀元留下來的至寶傳承。
一顆顆星辰過去,一種種劍意在陸辰手中出現。
當陸辰來到第一千顆星辰旁邊的時候,神情一震,這個星辰頗為奇異,讓陸辰心中有一種敬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