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本作品由收集整理。歡迎光臨 http:// /

華天記事

1

華天小景

華天宗擅劍,以劍術聞名天下。華天宗坐落於陽明山,陽明山有七座主峰,每一峰都代表一把劍,所以華天宗最厲害,和世人皆知的就是七把劍,即是七峰之主。

華天宗可以算是屹立數百年的明門正派了,多少年來,有無數的人來此投奔,學得一身武藝,以揚名天下。

而這代除了掌門李震之外鎮守主峰,同時更有同門師兄弟分別鎮守其他六次峰,繼而延續華天宗,天下第一宗的傳統和威名。

這七峰之主都是上任掌門的親傳弟子,而這七個人如今都以是揚名天下的高手中的高手,世人都知華天七劍的盛名,但是卻無人知道在這七劍之外,上代掌門還有個關門小弟子普飛,直至上代掌門辭世,江湖中也沒有人知道一代宗師還有第八個徒弟。

而景末就是普飛的關門大弟子了,說是大弟子,其實也是小弟子,因為普飛就這麼一個徒弟,所以拜恩師所賜,在華天宗景末也算是個特別的人物,地位尊貴,但顯少人知。因為她的師傅就是低調的沒有存在感的人,不算任何峰的勢力範圍,大多華天宗的弟子,都是師承一峰,然每代掌門都會在意欲安排傳人,也就是下代七劍之主時,從中選人,按理說這樣的模式,應該有許多內部的糾紛,但是幾百年了,華天宗還真就沒有出現過弟子自相殘殺的事,在峰內學習的弟子大多還有著門派之見,但是奇怪的是一旦被掌門選為傳人之後,幾年時間一下來,大多七劍就會情同兄弟,接任之後反倒是老老實實的守護自己的責任。

而景末就隨著這無峰可主的師傅在華天宗過著世外桃園的生活,不附屬於任何一峰,而是在華天的一處風景秀麗的湖邊臨湖而住,很多年來,從沒有人踏足於此,景末從小就是跟著師傅,在少年時候,也有過少年心性,曾經也自己去別的峰上,想交一些小朋友,但是景末沒交過朋友,也不知道怎麼跟人做朋友,加上景末的目標本就是孩子,哪裏有人能嗬護關心這個沒接觸到世事的孩子的心呢,反倒是總被一些年長的孩子欺負,時日長了,景末也就自然放棄了,所以多年以來景末沒有任何朋友,隻有師傅。

而這個在外無名,在內也備受師兄弟冷遇的普飛,卻也真如其他幾劍認為的那樣,身為華天宗上代掌門的嫡傳閉門弟子,武功呢竟然也是差到極致了。

所以有這樣的師傅的景末,也沒有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樣,學得什麼絕世武功秘籍,普飛隻是傳授給景末一些內功心法,至於這個心法,景末私底下也是認為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功夫,景末每三年都會跟師傅一起參加華天宗的演練大會,也就是門內弟子切磋武藝的一次盛會,華天宗弟子眾多,要想在眾多弟子眾脫穎而出每次大會無疑是種機會,而且每次大會之後如果有一峰的峰主施展絕學,那麼就是說,這個峰主看中了剛剛演練時的某人,要收為弟子了,這在華天宗可算是一步登天的機會。當然景末也沒有這種機會,她已經是地位頗高的普飛的大弟子了,而景末在看完同門師兄妹的比試之後,也是萬萬不敢上去比試的,景末雖然沒怎麼學過武功,但是看到那些紛繁的淩厲劍招,自然也知道平日自己師傅教給自己的東西有多爛了。

雖然也很是羨慕,但是普飛對於景末來說不僅僅是師傅,還是這些年來如兄如父的親人,早慧的景末也是看出門內的人對師傅的不屑,每次看到她們師徒二人都是一臉鄙視,仿若她們便是這華天宗最大的垃圾一樣,景末自那以後,也是對華天宗的人沒什麼好感了,心裏也為師傅不值,但是景末也知道即使師傅沒說過什麼,對華天宗的感情卻也是最深厚的,這樣的情況景末也隻能跟著師傅不想太多的在華天宗住下,好在除卻每三年都要參加的大會,這師徒二人平日倒是不跟華天宗其他的人來往,日子倒也是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