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鬆鬆壓了張夫人。張夫人拍拍顧容安的手背,鬆了手笑眯眯地讓她去道謝,“阿嫂還說我家有錢,我哪及得上王夫人大氣。我就再捐六百件萬壽衣罷。”
捐繡著晉王殿下萬壽無疆的萬壽衣,張夫人這是把功勞都算給晉王府了。
萬壽衣?王太夫人眉毛動了動,暫時壓下疑問。她笑不露齒,矜持地說,“盡心足矣。”
也不知是在說張夫人不要打腫臉充胖子,還是在同顧容安說話。她伸手虛扶,示意在她跟前行禮道謝的顧容安站起來。
“多謝夫人。”不論人家有什麼心思,願意捐贈就是好事,顧容安謝得真心實意。
都說湖陽縣主頑劣,今日看來也是知道禮數的,王太夫人點頭。站在她身後的趙氏也跟著打量顧容安,見她眉如翠羽,口如含朱,眼中似有春水盈盈,不免有些不喜,長得太濃豔了。
趙惠勻見她堂姐皺眉,知道顧容安不討她的喜,唇角就勾起來了。
顧容安是沒有注意王太夫人身後的官司的,白得了三百石糧食,一千件衣裳,她光顧著計算怎麼分配了。如今她的施粥範圍已不僅限於長信坊了,因為連日雨雪凝凍,晉陽城外開始出現了零星的災民,她已讓人在城外布置了一個粥棚。
等到災民往晉陽聚集,一個粥棚就不夠用了。張夫人和王太夫人的捐贈,可解一解燃眉之急了。
“我家捐兩百石糧食和三百件萬壽衣,”方夫人也開了口。方刺史夫妻倆一貫機靈,萬壽衣的事自然是知道的。還曾感歎也難怪湖陽縣主得寵,這樣會花心思。
有了晉地兩個最大的文武大臣的夫人帶頭捐贈,凡是來了的客人多多少少都捐贈了些東西表示支持。後來一算,如果城外的災民隻有一兩千,顧容安這場及笄禮就募捐到了足夠她一日兩頓施粥,直到正月十四雪災結束的糧食。就連衣服也得到了兩千件的承諾。一旦之間變成大富豪了。
如此,在顧容安的統籌安排下,小九的強力監督和王小麻子的精打細算下,這一場分別以曹氏和顧衡名義進行的施粥贈衣活動,順順利利地堅持到了正月十四。
這一天,晉陽城的雪化了。
彼時滯留鄴城的太子劉榮已因為堅持在賑災一線,與百姓同甘共苦抵禦天災的賢德舉措贏得了廣大民心。
十四這天,劉榮重新祭天。
於是高台下,冒著寒風與鵝毛大雪跟隨太子祭天的文武官員、平民百姓,看見了一場奇跡。
當太子殿下禱告結束,鵝毛一樣的雪花不飄了,寒風漸漸停止,一縷明亮的光從天而降落在祭台上,衣袂飄飄的太子殿下猶如神仙中人。
劉榮伸出手去,初晴的陽光暖得似乎灼熱,猶如他胸腔中砰砰跳動著的火熱的心髒。
陰雲消散,鄴城陰霾的天空露出了久違的陽光。
台下,高呼太子千歲的歡呼聲動九霄。
“這是什麼聲音?”劉裕在屋子裏麵也聽見了。他沒有去觀禮。他代替劉榮祭天後大雪不絕,民間已有謠傳是他惹怒了上天,天降懲罰。這回劉榮祭天,他明知不妥,卻無法阻止,隻能祈求雪多下幾天。
然而他注定是失望了,守在屋子外的小內侍低著頭進來,“王爺,天晴了。”
劉裕驟然色變,竟然連上天也幫著劉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