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在附近等著我們,彙合了她以後,她把我們帶到一個中菜館。
進門的時候六點多一丟丟,蘇藝秋和對方約好的時間則是七點鍾,先喝喝茶吧,就我和蘇藝秋兩個,導遊回家,蘇藝秋給她電話她再出來接我們。
刷了好一會手機,有點悶,想抽煙,包間不給抽,我隻好出去門外。
當時六點四十多分,我猛抽了半根趕緊丟了往回走。轉身的刹那,似乎看見一張似曾相識的男人的臉,大大的圓咕碌的眼睛,凶神惡煞的眼神,大蒜鼻子,左下唇有一顆大大的肉痣。這人坐在出租車裏麵,車子疾馳而過沒看的清楚,所以不太確定是不是相識。
我前腳回到包間,後腳有人敲門進來,是個大塊頭男人,四十歲左右的年紀,西裝筆挺,精神煥發。這就是我們要等的人徐老板,中國人,說的是帶閩南口音的國語。
他坐下來以後,主要是和蘇藝秋說話,但他有顧及我。找到空檔就會和我說兩句,問我對馬來西亞的印象,有沒有想去走走玩玩的地方。哪裏哪裏有什麼好東西買,他都會介紹,他說出一趟國,無論是旅遊還是談生意,最好不要空手而歸,不知道這話是不是一語相關。
我覺得很可能,他對合作很有誠意。
我原來覺得這一場談話會是蘇藝秋更主動,竟然反過來,他更主動。他說我們的食品送過來,從進工廠上標到出廠,中間的環節,他們可以免費給我們做。隻要貨到碼頭,他們甚至可以自己派車去提,做好再送回碼頭。我們所要付出的是,幫助他們進國內市場,把他們的貨上到我們代理商的倉庫,和我們的產品一起上架。
他剛提出來的時候,我和蘇藝秋對視一眼,我們都很驚訝。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嗎?不用費勁自己談,而且還不花錢,這,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
當然你說徐老板這樣很吃虧,還真就沒有。如果他們的產品能跟進國內共享我們的資源,他們能起死回生,畢竟市場很難建立,你懂生產能生產沒用,市場做不好照樣完蛋。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許多行業都產能過剩,不知道怎樣才能在市場上麵消化掉自己的產品。換句話說,你找到消化的渠道,或者說你有消化的渠道,你就是大王。
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麵,各自目的都能達到,心情嗨皮,吃飯,香的不行。
九點鍾離開飯店,又在門口寒暄了一番才分別,徐老板開一輛老寶馬先走一步,我們等導遊來接。明天中午還有一頓,去徐老板家裏吃,完了簽合約,後天走人。
下麵的事蘇藝秋會讓李小青跑一趟,把惠州的代理,香港的貿易公司,以及徐老板的工廠連接在一起。
看老寶馬走遠,我問蘇藝秋:“我們這一趟算不算不費吹灰之力?”
蘇藝秋說道:“對方是聰明人,眼光很辣。他們廠一直發展不起來,估計是有別的原因,被打壓,或者是他兩個當地的合作夥伴太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