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一所名叫南華社的出版社紮根於此。
像這種不出名的小社,整個東京不知有著多少所。
當初剛創立的時候,也是打出過幾年內趕超講談社、小學館等大社的旗號,但業界情形往往不盡人意,現實給了他們迎頭痛擊。
甚至社長在半月前因過度疲勞去世,整個南華社的形式並不樂觀。
因為社長隻有一個上大學的兒子,看起來要出現俗套但絕會不缺席的奪位現象?
甚至惡毒些猜想,是不是社長的去世,也有著一雙手在推波助瀾?
不過奪位之事並沒有發生,社長的兒子繼承了位置,其下屬本就是原社長極好的朋友,也可以說南華社是一堆追夢大叔組建而成的。
他們對新社長頗為照顧,不過當初因為資金問題,招入許多股東,社長隻占整個公司股份的51%。
這些股東在老社長的老辣手段下,雙方倒是相安無事,保持著表麵的和諧。但老社長去世了,他們便是相繼發難。
畢竟,這些股東注重的隻有利益,原社長頗令人信服,但沒人相信他的兒子也會如此。
虎父尚有犬子。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南華社的成績並不好,某位巨頭大社又透露出要收購南華社的意思。
那些利益為主的股東,一結合南華社的成績,頓時動了心思。
不過也沒辦法,南華社畢竟是新興小社,無論是漫畫界還是輕小說界,都缺少能夠稱為台柱的大神。這些年傾力培養新人,為的就是他們可以成為台柱,但終究還是時間太少,一本成神的,在整個業界,也是極少數。
現在能拯救南華社的手段,最簡潔明了的,就是做出成績,讓這些股東意識到南華社的價值,從而繼續注資。
然而這是何其困難?
要讓這些股東明確認識南華社的能力,需要一個台柱級的輕小說家或漫畫家。
或者一部有現象級實力的作品,在南華社出版,為他們帶來利益。
南華社挖不到台柱級人物,重在培養新人,縱然有很多有潛力的苗子,但也隻是苗子。
……
“看來,還是我自己出手吧。”
南華社,社長室。
一名青年看著自己眼前的電腦,露出淡淡的笑容。
青年有著一頭利落的微長短發,麵容柔和俊秀,穿著簡單的黑色運動服。
綜合南華社的現況來看,這名青年,顯然就是原社長正在上大學的兒子——蘇羅軒。
按照這個世界的曆史發展,霓虹自古屬於華國下屬藩國,華人移民到霓虹,並不稀奇。
反而可以說是很多。
就連許多霓虹人,也都大量移民至華國的魔都等地。
南華社,其高層,就是和原社長一起奮鬥的大叔們,也大多都是華人姓名。
“社長,這是南華社今日的事況。”
門被敲響了,在蘇羅軒示意後,一名ol製服的成熟女性一邊說著,一邊走了進來。
她把文件放到蘇羅軒的辦公桌上後,帶著敬意的看了他一眼後,便恭敬地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