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了朝, 幾位皇子落後太子幾步, 相互之間打眼色。第一次如此的同心協力。靜王點點頭, 說道: “讀書人的臉都被君旭丟光了。就沒見過如此厚臉皮的人。”靜王聲音有點大,明顯就是想讓前麵的太子聽到。
“君丞相那個老匹夫, 竟然想謀害本王,就該株連九族。太子,你說是不是?”康王直接上前攔著太子,挑釁道。君家一黨倒下那麼多官員,他卻沒有安插上自己的心腹, 本來就已經夠鬱悶的了,還想著今日在太子身上找補回來。誰料父皇不訓斥太子就算了,居然還誇讚太子差事辦得好。真是氣死他了。
“君家這樣的國之蛀蟲就該滿門抄斬,才能解百姓的心頭之恨。”顧承安也走過來,說得正氣凜然。
“是的,如今京中不少百姓都在歌頌父皇英明神武呢。”誠郡王笑嘻嘻的說。
太子毫不意外這幫兄弟們擠兌他,“父皇英明神武,自有決斷,孤聽從就是。”
聽太子說的如此滴水不漏,幾位皇子對視一眼,不應該呀,以太子對君家的看重,太子就算沒有發怒,也該拂袖而去。
康王不死心,還想說什麼。就見福公公走了過來。
“奴才見過太子、靜王、睿王、勤王、誠郡王!”福公公向幾位皇子行禮。
“福公公,父皇可是有事?”康王問。
“皇上喧太子禦書房覲見。”福公公恭敬的回話。
“孤這就隨你去。”太子說道。
康王看著太子離去的背景,嫉妒的眼睛都紅了。母妃是做了很多錯事,但是皇後也沒少做,為什麼父皇突然就不寵他而是寵上太子了呢?
靜王、勤王和誠郡王看見康王這樣,都退後兩步,拉開距離。隻有顧承安半垂著眼簾,掩蓋住和康王眼中如出一轍的嫉妒。
……
“兒臣見過父皇!”太子踏入禦書房先行禮。
“起來吧!”顧謹言指指旁邊宮人剛擺好的桌案,說道:“這些奏折你先預批閱,待朕過目沒問題後再謄寫上去。”
太子心中驚駭,“這,這……”
“讓你批就批,作為太子也該學著處理國事了。”顧謹言說。說起來原身對太子也是夠防備的,太子參政其實也就是上朝聽聽。
太子見父皇這麼說,隻得坐到桌案前,拿起一本奏折一字一字看,看完抬頭看向父皇,隻見父皇低頭批奏折也沒看他。太子看看手上的奏折,想了想,又仔細看了一遍,才謹慎的下筆。
太子太過於小心謹慎,到用膳時辰,桌案上的奏折才批了一半。太子有點忐忑的站起來。
“用過膳,再批也無妨。”顧謹言能明白太子的心態,第一次放不開,謹慎過頭。這也沒什麼好說的,多幾次就好了。
用過膳喝了茶,正要轉回禦書房,就見江公公過來傳話說,睿王求見。
顧謹言挑挑眉,說道:“讓他進來。”說罷吩咐太子先過去,福公公跟著侍候。
太子雖然好奇睿王怎麼這會過來求見父王,但他識趣的沒問,跟著福公公出去了。
“兒臣見過父皇!”顧承安行禮道。
“免禮!”顧謹言讓他起來。問道:“可是有事?”
“父皇,您是不是還在責怪兒臣為鍾離墨求情和帶林氏進宮那事?”顧承安小心翼翼的問。
“哦!你這是知錯了?請罪來了?”
“兒臣知錯了,下次再也不敢了,父皇,您就原諒兒臣這回吧!”顧承安認錯道。
顧謹言可有可無的點點頭,“那朕就原諒你這一回。”
“那父皇,我們一起去看看母妃?”聽到父皇說原諒,顧承安鬆了一口氣。他相信隻要父皇原諒他,那麼父皇就會像以前那樣偏寵他和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