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爺一番話,說的也在情在理,可是我奶奶不免覺得失望,不過,要真像我太爺說的,父輩的業障會給孩子加身上,那抱養孩子的事兒,還是先等等吧,拿別人家孩子頂缸的事兒,我們家可做不出來。
這時候,人家胡氏還滿懷希望在客廳裏等著呢,我奶奶又不好改口說不去,隻好忍著失落讓我爺爺套上馬車,三個人趕往了黃花洞。
再次來到黃花洞,歆陽子依舊熱情的要命,不過這一次,我奶奶把我爺爺和胡氏留在山下,獨自一個人上了山。
跟歆陽子說明來意以後,歆陽子真的是求之不得,巴不得我奶奶多帶幾個人來領養孩子呢。
隨後,歆陽子領著山上所有孩子隨我奶奶下山。這時候,黃花洞隻剩下十幾個孩子,其他的已經都給人抱走了。
這十幾個孩子裏麵,大的有十來歲,小的有五六歲,一個個兒的,都挺可愛,胡氏在孩子堆兒裏挑來挑去,挑花眼了,覺得哪個都不錯、哪個都挺可愛。到底要領養哪一個,一時間沒了主意。
據胡氏後來說,他們兩口子的情況跟我奶奶兩口子的還不一樣,胡氏身體有問題,大夫說了,胡氏這輩子都不能生孩子,她從姥姥那裏聽來的“換鞋求子”法子,雖然照著方法做了,其實打心眼兒裏也沒抱太大希望。在他們夫婦看來,抱養孩子,要比“換鞋求子”來的更實在。
見胡氏在孩子堆裏挑來挑去,沒了主張,我奶奶就給她出了個主意。
隨後,我奶奶先讓歆陽子把孩子們領到一邊兒玩會兒,讓胡氏在山下找些石頭,把石頭一塊壓一塊,疊羅漢似的壘起一尺多高,然後,我奶奶讓歆陽子把孩子們領過來,跟胡氏說,看哪個孩子把那摞石頭撞翻了,說明哪個孩子跟你們家有緣,你就領養哪個。
說來也邪門兒,等歆陽子把那些孩子再次領到我奶奶他們這裏的時候,一個六七歲大的小女孩兒,直接跑到那堆石頭跟前,當地一腳把那堆石頭給踢翻了。
我奶奶頓時笑了,就她了!
這女孩兒具體叫個啥名兒,我奶奶記不住了,隻記得這女孩兒非常孝順,胡氏夫婦把她養大以後,嫁給了一名軍官,聽說是師一級的。女孩兒有了出息,就把胡林兩口子接進城裏享福去了。
其實自打胡氏把女孩兒領回家以後,家裏就有生氣兒,胡林每次進山打獵不但滿載而歸,有一次還給他撞上一株長了幾百年的老山參,把老山參從山裏“請”出來以後,賣了不少錢。
打哪兒以後,胡氏逢人就說,這閨女是她在黃花洞壘石頭求來的福星,去黃花洞求孩子可靈驗了。後來,女孩兒又嫁給了一名師長,對於我們村裏人來說,那絕對是山裏飛出的金鳳凰。胡氏的話,也就更加得到了印證,一時間,到黃花洞求孩子的夫婦趨之若鶩。
直到現在,你們要是有機會,可以來我們這裏的黃花洞看看,山下還有很多壘起的石頭堆,一座座的,跟小塔似的,不過,你們可別缺德冒煙兒的去踢人家的石頭堆,搞不好會遭報應的。
要是我奶奶自己不說這件事,恐怕誰也不知道壘石頭求孩子,這主意的始作俑者會是她。後來,又不知道被什麼人改進了一下,說是石頭壘的越高越靈驗,生出來的孩子越聰明。
不怕各位笑話,我聽我母親說,我也是她背著我奶奶和我父親,到黃花洞那裏壘石頭求來的,她當時並不知道這壘石頭的方法竟是我奶奶創造出來的……
好了,寫到這裏,我覺得,咱們可以告一段落了,我們村裏這個最大的怪事兒,寫到這兒,基本上也算是寫完了,不過,還有一些小細節還沒交代清楚,而且,那個埋了四百多人的死人坑,留下了一個很大的後遺症,說出來各位別害怕,直到前幾天,也就是前幾天的臘月二十八晚上,這樣說,可能各位不明白,也就是說,這個後遺症,直到現在,2015年陽曆2月16號,陰曆臘月二十八,除夕夜前兩天的晚上,才徹底消失了!
這就像一場蝴蝶效應,也或許是一個巧合,導致我不得不改寫我奶奶這場經曆的結尾,這個,在下一章裏,我就會細說的。現在我的記憶力越來越差了,要是不說,恐怕過不了多久,我就會忘記了。